【老外谈】回望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三十五:海拔3600米处的社会企业雏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2-11 09:09:50

编者按:1981年,龙安志(Laurence Brahm)以大学交换生的身份第一次从美国来到中国,此后近40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他是律师、作家,同时也是喜马拉雅共识机构创始人和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高级国际研究员。他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以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

自2018年5月24日起,中国日报网每周四刊发一篇连载文章,讲述龙安志眼中过去40年中国发生的巨变,从11月起,将每周于周二、周四各刊发一篇。敬请关注。

【老外谈】回望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三十五:海拔3600米处的社会企业雏形
作者在西藏

受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的著作的启发,我决定在拉萨开办一家社会企业。彭巴拉加入进来,跟我一起推进这个社会企业项目。我们是2002年拍摄《寻找香格里拉》时认识的。我们在拉萨一起买下一座藏式老房子,并把这座老房子改造成一个拥有13间客房的精品酒店,内设餐厅和茶室。彭巴拉是一个木匠,来自拉萨郊外一个盛产木工和油漆工的小村子,他在老家找来30名藏族工匠参与酒店修复工程。后来,我们又买下了酒店隔壁的一座老房子,在临街的位置开了商铺和工艺工作室。

根据我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修复四合院和胡同街区的经验,我坚信建筑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保护和身份认同的基石。建筑是每一个社区与其所处环境的对话。所以,接下来几年我主导的许多修复工程都只允许当地的工匠和妇女参与。我们坚持一切都按传统行事,尽最大努力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使用传统材料进行翻新或重建。就连购买颜料,彭巴拉也会带我去一家老店,那里的颜料仍然是用石头磨制而成,存放在笨拙的大金属桶里。

我们听说城外的山上住着一位石刻大师。10月的一个下午,我们在铺满红叶的山上找到了他。这位大师盘腿坐在一堆玛尼石后,面前的每一块石头都被他刻上了佛教经文和六字真言。我们请他在石头上雕刻神灵和吉祥符号,然后把这些石刻嵌入酒店的墙壁用作装饰。接下来六年,我们开办的三家酒店的所有石刻工作都交由这位大师完成。我们为他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支撑他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很快他便声名鹊起,很多人慕名来我们酒店欣赏他的作品。现在,他拥有一个大型工作室,专门为拉萨的餐馆和酒店设计石刻作品。

这种手艺仍旧是依靠父传子、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口口相传。随着钢筋水泥建筑的增多,这些技艺很快会消失不见。我们和藏族工匠团队共事了六年,完成了三家酒店、三间诊所、多个残疾人工坊和一所学校的建筑修复工程。

下午晚些时候,工匠们会停下手里的工作,围坐成一圈唱歌、喝青稞酒。这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快乐时光。短暂的歇息过后,他们会拿起工具继续干到太阳落山,他们的歌声一直都没停过。在藏民们看来,工作和休闲并不冲突,二者可以很好地融入生活。

一天早上,酒店修复工程已接近尾声,一个来自乡下的小女孩突然出现在酒店门口。她的眼睛很大,长发齐腰,可惜读完小学五年级便辍学了。这个名叫古桑的小女孩主动提出她想帮手清理建筑垃圾。

在古桑的巧手之下,一片狼藉的建筑工地很快变得干净起来。每天我从房间里走出来,都能看到古桑在走廊上学英语。每天上班前,她都会向我请教一个新单词的读音。

酒店开业后,古桑留下来打扫客房,她总是抓紧一切机会练习英语。后来,她从客房清洁人员升职为客房检查员,她的英语水平也有了不小的进步。随后,她又被调到前台工作,并在我和彭巴拉筹建其他修复工程项目时担起了管理酒店前台业务的重任。

“香巴拉之家”是拉萨老城区里第一家拿到营业执照的“家庭旅馆”。这引发了一股改造传统藏式故居的浪潮,有些摇身一变成为高档精品酒店,另一些则被改成小型家庭旅馆。不管怎样,藏民们学会了“旧瓶装新酒”,以此保护传统建筑、让老街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我们原以为酒店的客人大部分会是外籍游客,可让人意外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住进来体验藏族文化。白天,门外转经的藏民信徒们也会在我们酒店门口停下来,进来参拜我们一直供奉的神龛,喝点甜牛奶或酥油茶。

在“香巴拉之家”的基础上,我试图打造一个发展微观模型。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并不清楚这个项目未来会如何发展。没有模式或理论可以参照,我们只是与人交流、从零做起。一路摸索前行,我们打造了一个社会企业雏形。后来,默罕默德•尤努斯访问北京期间在孟加拉国驻华大使馆接待了我,这位曾给予我们启发的社会企业之父,认可了我们的工作。

(翻译: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