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冰上丝绸之路面临哪些挑战?

作者:阿图尔•古什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10-24 08:44:48

压舱水会给北极地区环境带来危险,因为压舱水里含有多种入侵物种,对北极地区脆弱的动植物形成威胁,这些入侵物种可能会将当地的生物取而代之,进而改变生态饲喂系统的整体结构。

由此看来,落实中国提出的冰上丝绸之路愿景,需要解决压舱水处理问题,从而让中国工业进军北极之路变得更顺畅。中国至欧洲航线的压舱水管理,必须要解决如何如何排放、如何清理以及采取何种机制的难题,以避免压舱水在北极地区非法排放。

前两个难题令人担忧如需按照特殊程序排放压舱水,目的港可能会收取额外费用。这将迫使有关各方在北极理事会的多边会谈框架下找到解决方案。第三点则凸显了传感器技术的重要性,所有在北极地区作业的商业船只都应当被强制安装传感器,用来发送实时数据以杜绝相关违规行为。

这又引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谁来提供相关技术?哪一个国家或国际机构应当承担起监管的责任?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如何评估潜在和实际损失?

这就需要谈到成功建设冰上丝绸之路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必要的科学研究。随着新技术解决方案的引入,收集科学数据变得更便宜、更快、更精确,北极科学正在经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实地考察方法仍然适用且不可取代,尽管如此,针对无人遥控航行器的投资将改变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图景,特别是在遥远的水下区域,在那里进行人工实地考察太过危险、耗资太高。

中国应研发新型无人船舰,这会带来数据实时传输、快速重新定位监控区域、易于安装和控制、船上人员减少和实现实时评估等诸多好处。为获取关于北极地区的广泛数据,中国应顺应这一趋势,因为拥有可靠的数据可以让北极地区的航线规划变得更安全、更快,同时也能开拓水下采矿的新商机。它还将为在平等条款下与西方伙伴组建技术联盟创造条件。

与之类似,中国在极地发展策略文件中重申了在北极地区铺设海底光纤的问题。鉴于海底光纤会成为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坞站,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并将现有通信服务设施整合为一个系统以推动北极市场的标准化,这将对海底矿藏的长期勘探起到决定性作用。此外,电缆的使用期限应当足够长,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和维护费用。同时,铺设北极海底电缆也提供了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的机会。

中国应特别关注北极理事会成员国设立的数据中心。全球几大IT公司已经在北极地区投资了10亿美元进行相关建设,他们准备在未来5到10年内将产能翻一番。

与此同时,由于需要开采北极地区位置更偏远的矿藏、采用更环保的电动油轮运输,这里的管道和航运也将经历一场技术革命。中国应早作打算,思考如何进入这些未来大有可为的市场领域,拓展石油和天然气的衍生投资品类。

针对上述挑战采取切实可行的国家性解决方案,再辅以中国的财政资源,将帮助中国在北极地区治理结构、投资联盟和环境监测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从而实现冰上丝绸之路的远大图景。

(本文作者为复旦发展研究院访问学者、挪威Akvaplan-Niva研究所北极问题研究员阿图尔•古什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