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非洲学者眼中的中非关系(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8-31 11:55:43

非洲的命运既取决于其所能行使的权力,也取决于非洲国家在即将到来的北京中非合作论坛上表现出的准备程度——非洲国家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搭上中国这趟快车。

中国致力于打造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并已经看到非洲这一聚集了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大陆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地理位置优势,因此,四十余年来,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关系不断深化。

但是,中国的远见和善意却常常被怀疑论者和评论家们误读为“新殖民主义”。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些曾告诫非洲不要陷入中国“债务陷阱”的西方经济体却争先恐后地与中国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图从中国的巨大经济体量中获益。继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之后,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于1月访问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协议。随后,德国总理默克尔5月也访问中国。中国正快速崛起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前景看好,因此也成了各经济体的强大合作伙伴。

那么,为什么相较之下,中国与非洲的合作反倒会遭受更多苛责呢?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将于9月开幕,届时,50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将聚首北京,与中国主席习近平共商国是。对于中非合作的质疑声音似乎也日渐高涨。批判性现状分析固然必要且重要,但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也同样不可或缺。

由此产生了一个重要问题:历史上,非洲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与非洲与中国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又从中能学到哪些经验教训来为今天如何看待非洲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关系提供些许借鉴呢?

往来伊始与根本性区别

如果我们围绕着非洲财富来比较非洲西海岸的财富之争的历史和非洲东海岸长久以来的贸易往来,就会清晰地窥得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对待非洲和非洲人民的迥异方式。

15世纪,欧洲探险家和水手踏上了非洲大陆。那里丰富的黄金和其它宝藏的消息让当时的西方帝国振奋不已,也让非洲从此背上了殖民、战乱和奴役的耻辱标签,其造成的后果直至今日还未完全消弭。而15世纪欧洲商人到达几内亚海岸,以及佛得角群岛的殖民统治则标志着西非进入了暴力肆虐和盲目争夺财富的新时期。沿海地区以各主要殖民出口产品命名,极具掠夺色彩,如“矿山”,“黄金海岸”,“象牙海岸”,“胡椒海岸”和“奴隶海岸”等等,侧面反映出了掠夺式开发的不断推进。

但是,在欧洲探险家抵达东非并开启野蛮殖民浪潮的多年之前,中国探险家就已经多次抵达东非沿海,并首次建立起了中非外交和贸易关系。

在1405年至1433年间,郑和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展示中国实力,并与其他国家通商,缔结了友好关系。郑和的最后三次航行到达了非洲东部沿海的11座城市,并与当地自12世纪以来最活跃的贸易港之一摩加迪休的Ajuran王国等大国政权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由此,东非海岸线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国与非洲以及阿拉伯地区的贸易交流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者Hodan Osman Abdi是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东非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