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谈】深化改革,反击贸易威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8-08 17:49:19

美国继续在贸易上向中国施压,不久前还称将把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由原来提议的10%上调至25%。而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于上月宣称:“我已准备好加到5000(亿美元)。” 去年,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商品总价值5050亿美元,而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也就是说要对几乎所有的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美国的贸易政策往往紧随特朗普的贸易言辞出台。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盘点下美国这一行为将会带来的影响了。贸易战是否会阻止中国的经济崛起呢?

可喜的是,经济数据表明,中国已做好充分的准备来挺过这场风暴。世贸组织统计,只有65%的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价值附加到了中国市场,即加征关税的风险价值并非5000亿美元,而是约3250亿美元。这依然是个庞大的数字。但是请注意,当前中国的经济总值约12万亿美金,而3250亿美金仅仅占了中国GDP的不到3%。

此外,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也会反噬中国的商品制造原材料和元件供应国的出口,如美国、日本等等。这就解释了在贸易问题上,为什么特朗普叫嚣的“美国第一”事实上是“美国唯一”,甚至连美国的安全盟友都不想和具有保护主义倾向的美国为伍。

其实,即使美国将关税比例提升到25%,也无法彻底扼杀美国对中国商品的需求。美国进口商将不得不消化上升的部分成本。而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也有望抵消中国商品价格折算成美元后的上涨幅度。综上,中短期来看,美对中关税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但很可能在可控范围内。

长期来看,在中国成长为高收入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问题上,经济学教材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而美国的贸易政策不在答案之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曾写道:“生产率并非一切,但从长远看,它几乎就是一切。”目前,中国工人的人均产能价值仅相当于美国水平的26%,这也彰显了中国“赶超”美国的巨大潜力。当然,“赶超”也并非定论,因为过去有不少国家也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但我们有很多理由保持乐观。

五年前,大家都对中国是否能真正实现创新半信半疑,但今天,大部分经济学家对中国的创新能力已几无质疑。

此外,2012年,中国仅有北京、上海和天津的人均收入水平达到了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起始标准,当时三城市的人口总数为6200万。2017年,共拥有1亿3600万人口的江苏和浙江省也迈入高收入门槛。来年,福建和广东省也有望跻身高收入阵营,如此,中国的高收入人口总数将达到2亿8500万。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国将如何反制美国的贸易挑衅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大媒体头条。但真正有价值的报道在于中国是否正在深化改革,力图将云南和甘肃等省份的生活水准提升至沿海省份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举措无可非议,对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全国范围的升级改造是一大亮点。不过,近来的一些趋势却不尽如人意。

2000年,中国的贸易加权平均关税为14.7%。到2005年,在履行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后,这一比例陡然将至4.7%,并至今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尽管2016年这一比例略高,为5.2%。

上个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透露了中国私营企业的高效业绩:其资产回报率比美国企业高出四倍。不过在过去三年中,“不那么高效”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要好于私营企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还显示,尽管中国对外企投资的限制较以往已有所放松,但仍远严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以及大多数的新兴市场。

中国领导层并不想屈服于美国的压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美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丹尼斯·谢伊在五月声称中国是“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和重商主义最为严重的经济体”的言论就显得有些荒谬了。毕竟,德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盈余相当于其GDP的8%,而中国则只有区区1.3%。

话说回来,让大家明白这种论调的荒谬,以及无论是在当前的美国贸易威胁下还是长期来看的中国经济前景的最佳途径,就是听从中国改革家们的建议,坚定不移地加速经济开放。

作者James Laurenceson为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副所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