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对亚洲地区而言,在2015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被使用。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发表重要讲话,数次提及“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得以丰富和扩充。可以预见,“命运共同体”将再次以这种形式出现在即将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
在某种意义上,“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指向两个方向。对中国领导人而言,这是一种合法利益的声明。作为一个占全球人口1/5、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三的国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必须要发出响亮的声音、要成为参与全球事务的“大股东”。一个全球性的事务必然需要中国参与其中,否则它就不是全球性的。单是基于这一原因,中国就拥有合法的权利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
第二个方向是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如今有责任制订一种共同语言,来处理环境、全球治理和安全等问题。
因此,中国领导人使用的这一语言是一场巨大的全球性讨论的一部分,关乎如何创造一个有效的公共空间,使得人们能够聚到一起,尝试相互理解、拟定常见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我们在谈论命运共同体时,似乎只强调积极的方面。而本质上,它确实是关乎如何制订实用的方法来尝试达成这些积极的目标。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确定目标的轻重缓急,以及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这是一场认识上的挑战,同时也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挑战。对于那些居于中国之外的人而言,关键要维持一种思想开放、包容和好学的姿态,愿意更多地了解中国对全球公共领域的看法。全球性事务没有“所有权”,事实上,全球性事务属于每一个人。
因此,中国对这场辩论的贡献是验证并丰富其内容。没有中国的声音,便意味着不存在恰当的全球性讨论。我们都在学习如何说一种新语言,希望这种新语言更合时宜、更加奏效。
(本文作者为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汉学研究教授、“刘氏中国研究院”院长克里•布朗和澳门圣若瑟大学博士卡拉•门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