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习近平的政治哲学

作者: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4-02 16:19:45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他对中国进入新时代的宏大愿景。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基本原则、远大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政策。

一直以来,我十分关注习近平主席发表的讲话和评论,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收录的文章,作为了解认识习近平主席的政治理论和哲学的资料来源。

我透过科学家的双眼来“观察”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用哲学家的思维对其进行分析。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包含许多想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共有35个章节。如何对习近平主席的政治哲学进行系统化、结构化地分析?这需要一个组织框架或者一种思维方式。

我从三个不同角度,目标、框架和时间表,来了解认识习近平主席的政治哲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认为习近平主席强调了五大基本目标:以人为本、民族复兴、优化发展、国际参与和党的领导。前两个基本目标——以人为本和民族复兴——构成了“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五个理论框架,以达成这些目标。第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第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第三,“新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第四,国际上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通过增强“四个意识”等方式严肃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党的建设。

在时间表方面,分“三步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阶段,从2018年到2020年,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第二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目标、框架和时间表,就像是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轴,三个轴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与其他两个轴的每一个元素相互作用。因此,五大基本目标、五个理论框架和“三步走”时间表构成了一种矩阵,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可以衍生出提出问题、探索可能性的新方法。

带着这一模型,我重新学习了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和著作,在脑海中将特定的主题或章节分配到模型空间中的不同位置。然后,我发现自己看到了更深层次的联系,发现了更深远的意义。

(本文作者为著名政治经济评论家,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 )《走近中国》栏目主持人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