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正行进在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路上。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一旦中国达成目标,按购买力评价计算,其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140%;如果中国在2049年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其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3倍。
“现代化”意味着中国将在科学、技术、商业和经济领域重返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国将积极参与各个领域的全球事务。习近平主席提出必须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将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国家繁荣的一个指标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贫困人口急剧减少。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已从5940美元增加至8260美元。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彻底消除极端贫困。与此同时,中国创造了大量城镇就业岗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连续多年实现农业丰收,并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9%,比2015年提高14.2个百分点。现在,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超过30%。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增长,中国领导人大力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中国的GDP增速目标被设定为6.5%左右。李克强总理表示,6.5%左右的增速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将帮助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令国际观察人士感到欣喜。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2017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美贸易关系为全美各行各业提供了“大约260万个工作岗位”。
建设一个伟大的国家,需要坚定有力的、致力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国家领导层。中国领导人目光远大、拥有长期发展目标。无论何时,只要他们绘制了蓝图,就准备好让愿景变为现实。这个共同的梦想不仅有益于中国人民,也令全世界受益。如果中国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就会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挺进。
(本文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迈克尔·伊西祖勒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