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经济奇迹让中国成为非洲发展的样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16 10:31:32

【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经济奇迹让中国成为非洲发展的样板

作者:道格拉斯-亚奎迪 (肯尼亚)

20世纪60年代, 当非洲大陆国家纷纷摆脱殖民地位独立时, 其中大多数的经济发展平均水平要比中国还高。然而从坦赞铁路开始,非洲就开启了向亚洲学习的进程。坦赞铁路将深锁内陆的赞比亚和沿海的坦桑尼亚连接了起来。作为当时非洲大陆最大的国家资助的单一工程(总投资4.06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几十亿美元),这条铁路的承接方就是中国。

随后没多久,中国就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而非洲也在寻找自己不同的发展模式。回顾过去的40年,非洲需要向中国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了。

虽然中国和非洲各国大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显然现在中国已经处在了不同的赛道上了。 火箭般的发展速度让中国稳稳地坐在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上。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经让其8亿国民摆脱了贫困。 然而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非洲大陆依然被贫穷所累,甚至很多人处在赤贫阶段。非洲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仅为2%左右,而且其竞争力也特别低。

中国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中国坚持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照本宣科地执行“华盛顿共识”,以私有化和去监管化来发展自由市场。但中国不为所动,依然坚持不懈地按照本国模式来发展自己。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力提升了其竞争优势。

在政府的扶持下,经济特区已经成为发展重心,一些研究项目得到了启动和开发,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成功经验就大胆推广而失败的项目就坚决拿下也是非常重要的经验。

新兴的产业让上亿人走出了农村从而摆脱了贫困。年均近10%的GDP发展速度让中国在2015年就实现了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

而非洲选择了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自由市场之路。20世纪80年代非洲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诸如取消价格管制、公有企业私有化以及裁减公务人员等一系列的改革。

然后一路发展下来,由于私营企业生产力落后无法实现工业化的起飞。资金短缺无法建设基础设施进而基础设施的短缺又反过来限制了经济发展。随着失业人口的增多,更多的人陷入了贫困。也幸亏有了来自中国的贷款,非洲今天才有能力来维护其基础设施。

第二,可预期性带来了投资和增长。一党领导下的稳定政府加上中国对和平与发展理念的坚守,让外界对中国的未来有了稳定的预期。而稳定的预期也引来了投资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可以说中国领导人的远见和勇气让中国度过动荡时期并逐步让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耐受力。在一系列以发展为导向的政策举措之后,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从封闭中走出来成为了一个开放和市场化的国家。 中国政府是一个实干的政府。

第三,中国人民的节俭传统。 中国人有存储防备不时之需的习惯,中国的个人储蓄率甚至能够达到25%。因为很多家庭都有自我保障举措,这也让政府能够节约出社保资金,从而可以用更多的资金去支持国家发展所需。同时这也增加了政府制定政策来应对发展挑战的弹性空间。更有利于国家聚拢资源进入优先发展的领域进而也相应地增强国家的实力。

相比而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则是世界上储蓄率最低的地区。据世界银行估计,2005年该地区的家庭储蓄占GDP的平均比重为18%。 这也就制约了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从而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最后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中国的教育部门在私营部门与学术机构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利关系。教育机构为私营企业提供其所需的研发和人力培。而随着这些企业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也获得了发展的空间,这又为教育机构培养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

或许现在是非洲接受“北京共识”的时候了,非洲目前遇到的脱贫、基建和产业启动等挑战都是中国曾经面对的。既然中国已经取得了成功那么非洲学习中国的经验也一定能够取得相应的成功。

本文作者系肯尼亚智能公司网络智库政治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