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中国的经济发展图景正在发生改变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3-12 11:30:08

【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中国的经济发展图景正在发生改变

作者:丹·施泰因博克(芬兰)

许多国际观察人士一直在忽略一个事实:伴随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而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李克强总理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是6.5%左右,与2017年的官方目标相同。不过,从更深层次来看,两者又有所不同,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图景正在发生改变。

不少国际媒体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错误解读为经济发展减速、停滞甚至硬着陆。事实上,经济增速放缓只是简单反映了工业化强化阶段的消逝,预示着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坏事来临的前兆。恰恰相反,它表明中国经济再平衡正步入正轨。

相较于过去两位数的经济增速,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确实慢了下来。但在历史上,这是所有工业化经济体都要经历的必经阶段。而中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经济体量庞大,以及中国积极主动地将经济增长转变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却在快速提升。

推动创新、推进消费是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目标。而消费的增加则必须以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前提。2012年至2022年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从7.9%放缓至5.8%。但同一时期,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提高一倍。2012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1万美元,到2022年很可能会增加至2万美元。十年间,中国人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在6.7%左右。

再看看美国。2012年至2022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会从2.2%放缓至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5.05万美元增加至5.77万美元,十年间的人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仅为中国预期值的1/4。

奇怪的是,当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国际媒体通常解读为“本季度表现欠佳”,极少被称作经济发展减速、停滞或硬着陆的先兆。换句话说,国际媒体似乎总是对中国进行“区别对待”。国际媒体总是系统性地强调中国和其他大型新兴经济体的下行风险,却对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的经济问题选择视而不见。

(本文作者为美国印中美研究所研究主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丹·施泰因博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