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向与会代表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谈论的是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李克强总理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发展蓝图,详细阐述了未来十年中国的革新规划。他首先概述了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和投入,比如量子通信、太空探索、电子商务、移动银行、高速交通网络等,以及中国为全面推进智能驱动的互联网创新经济发展作出的努力。如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领域投资者,将过去廉价的玩具出口工业升级改造为高精尖的机器人研发生产。
中国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教育的支撑。根据报告中所述,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中国青年被视为国家的宝贵财富。没有任何人能够质疑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步。
政府工作报告有很多内容涉及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推动实现从化石燃料到绿色能源的巨大转变。到2050年,中国使用绿色清洁能源的比例将达到将达到80%。
提高效率似乎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主题之一。报告中提到,五年来,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削减44%,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预计中国未来的政府架构可能会变得更加简洁、更具制度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回避中国未来面临的挑战。中国的贫困人口已经减少了6800多万,但减贫脱贫的任务仍然艰巨。这要求中国建设新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提高农民的医保和养老金福利,建设智慧、绿色的“生态城市”。
李克强总理还表示,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稳定和低风险的必要性,以及通过细致的金融微观管理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过去,政府工作报告通常会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速。但李克强总理表示今年中国的发展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低于过去五年的年均增长值7.1%。这表明中国的发展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非数量之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通篇都在强调提质增效,从能源到政府效率、从教育到资产管理,从营养改善到资源保护,莫不如此。
李克强总理作的报告并不是一篇列举或赞美过往成就的政府工作报告,而是一份理性的、详实的未来发展蓝图,描画了中国推进自我革新的美好未来。
(本文作者为环境智库“喜马拉雅共识”创始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龙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