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我知道有很多西方人想要鼓掌称赞的地方。继续推动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与他国建立强有力的、公平合理的关系,在减贫扶贫领域打造一个世界典范……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取得的卓越成就,中国人民理应得到赞赏。
不过于我而言,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一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步入“新时代”,并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困境,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转变?这一巨大的哲学转变是自1981年以来的首次,必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
人民解放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几次转变。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被规范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当时,邓小平和其他国家领导人认为虽然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但国家的发展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换句话说,中国需要打好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从而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因此,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引导之下,改革开放的大幕在中国拉开。
结果不证自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发展迅猛,与高端科技和服务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工资水平不断上涨,失业率保持在低位,减贫成就惊人、数千万民众过上更加幸福、更有保障的生活。
正是在中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基础之上,习近平总书记大胆地宣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似乎预示中国未来政策将发生变化:不再单纯为了经济增长而发展经济,随着国家继续发展,发展的成果将全民共享。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预示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将以全体人民为中心,意味着中国将继续依靠绿色能源驱动经济增长,让人民呼吸到干净的空气、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背后蕴藏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但最重要的是政府政策将如何改善人民的生活。马克思有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西方民众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充满期待,因为我们期盼中国担负起全球领导者的角色。
作者为中国日报网助理编辑伊恩•古德勒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