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解朴博士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孔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5月30日至6月2日正式访问德国并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在总理出访前夕,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解朴博士接受了本台记者的采访,她认为,此次李克强总理的德国之行将在五个方面推动中德关系进一步发展。
杨解朴说:“第一点,我觉得可能是落实和推进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发表的联合声明;然后第二点,可能就是在G20的框架下加强两国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合作;第三点,因为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那么肯定就是在各个领域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推进两国关系;第四点,就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中德在跨区域发展中的合作。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就是,因为我们两国刚刚签署这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协议,那么总理这次去,肯定也会对协议的落实,有一个推进的作用。”
杨解朴博士进一步解释说,在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当中,有两个最值得关注的重点,一个是经贸和投资合作,另一个是加强中德两国在第三国或者第三方市场的合作。
她说:“那么,第一个关注点就是经贸和投资合作,因为中国在2016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企业现在在中国有8200家,中国企业在德国有2000家。这次总理去德国,对于促进两国企业间的合作、加强投资,也会有一个更好的推进作用。现在其实中国已经突破了德方单向道在中国投资的这样一个局限,有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另外从数量上看,其实中国企业在德国的投资占比与欧美其它国家在德投资相比差得很多。在这些方面,其实还有很多的合作潜力可以挖掘。”
谈到中德合作的未来,杨解朴博士说,中国的“2025计划”和德国的“工业4.0计划”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度对接。
她说:“‘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深度对接方面,也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双方可以参加第三方市场的基建招标、节能环保、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合作。中德企业可以在这些框架下实现资金的相互支持以及共享市场渠道,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我觉得这些对接都是相辅相成的,不互相矛盾的,整体上都可以把它链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