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近期重点疫情防控暨“元旦”“春节”两节健康提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2-28 11:33:22

一、本市疫情近况

2017年第51周(12月18日至12月24日),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7663例,死亡1例。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上升了1.51%,其中肺结核较前一周上升了17.39%,猩红热上升了15.75%。丙类传染病发病数较前一周上升了53.32%,其中流行性感冒较前一周上升了81.44%,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较前一周上升了7.25%,手足口病较前一周下降了28.88%。

报告病例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 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猩红热和手足口病,共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5.13%。与前一周比较,传染病发病数上升了46.13%。

近期韩国、法国、我国台湾等地报告了禽流感疫情,印尼暴发了白喉疫情。马达加斯加高发的鼠疫疫情等。我中心也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外疫情,并及时提醒我市广大市民。

二、本市重点疫情

(一)流感疫情。目前本市已进入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全国流感疫情也处于高发状态。市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流感病毒活动度呈上升趋势,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近期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2017年第51周(12月18日至12月24日),全市144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流感样病例占3%,高于第50周(12月11日至12月17日)的2.35%,高于去年同期的1.54%。12月份以来,医疗机构报告的儿童病例数上升幅度较为明显,疫情大部分出现在小学一、二年级和托幼机构。

因天气干燥,气温较低,冬季历来是我市流感高发季,12月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市流感病毒活动水平仍将不断增强,由流感病毒导致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集中发热疫情可能会进一步增多,不排除发生危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可能,尤其容易出现在儿童、老年人及患有慢性基础病等流感高危人群中。

为了减少聚集性疫情,市疾控中心提醒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要加强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建议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严格坚持晨午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监测,及时发现发热病例并进行隔离、治疗,出现集中发热疫情及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和相关行政部门;做好预防流感知识宣教、环境和教学用具等清洁工作并适当的开窗通风。建议家长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不得不接触时可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风险;孩子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关注孩子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或咳嗽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且佩戴口罩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同时避免带病上学、入园或上课外班。

(二)急性胃肠炎。受去年10月出现新型诺如病毒重组株的影响,今年我市诺如病毒活动度明显增强,由此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远高于历年水平。进入11月后,急性胃肠炎仍呈现秋冬季高发、儿童多发的流行特点,全市报告聚集性疫情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较上半年月均报告数明显下降,诺如病毒流行强度较上半年有所下降,未发现诺如病毒新变异株活动增强的现象。

分析认为,从目前监测结果和急性胃肠炎疫情发生规律来看,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放寒假前我市托幼机构和学校发生急性胃肠炎疫情的风险仍然较高,但疫情报告数超过上半年的可能性较小。诺如病毒仍将是我市急性胃肠炎的主要致病原。

三、“元旦”“春节”两节健康提示

2018年元旦、春节假期将至,也正值流感、诺如病毒感染以及其它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和聚会等人员流动、聚集将增加疾病传播风险,存在各类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为此,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出以下健康提示如下:

一是充足休息,合理膳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时随时增减衣物;不暴饮暴食,不酗酒。

二是外出饮食需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到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馆就餐,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

三是外出旅行时严禁食用野外捡拾死因不明的禽畜;到农家乐游玩时,远离屠宰现场,不屠宰禽畜;不购买活禽,特别是不购买流动商贩的禽类,如家中发现有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类,不随意丢弃,要及时上报动物检疫部门。

四是外出旅游前特别要了解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疾病流行现状,根据不同传染病提前“恶补”有关传染病预防知识,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是儿童、老人和患有慢性基础病的居民,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六是出现呼吸道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患者外出、去医院时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七是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两周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外出史以协助诊断,必要时按照医生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八是不招惹陌生宠物、流浪犬等,一旦被咬伤,及时到正规狂犬免疫预防门诊注射狂犬疫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