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治理和安全治理仍是现行国际治理体系的中流砥柱。然而,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却正在动摇两大治理体系的根基。
如今,我们的世界已是人满为患。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上升——联合国预计大约30年后,全球将增加22亿人口,人口密度还会继续加剧。
过度开发,气候变化导致的热球效应(heatballing effects),无论是沙漠化、海洋变暖还是微气候变化(影响复杂生物系统的局部气候)都在威胁我们的生态资源。可是,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为此展开争夺。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仍永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那么围绕水、土地、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爆发的争执、冲突将愈发激烈和频繁。
虽然已有人做出尝试以求扭转现状,达到他们预想的目的,但权衡过所有可能性,排除所用不可能性后,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昭然若揭:正是我们贪婪的索取,无止境地改造地球,导致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变化,并且事态恶化的速度正在超过环境治理措施所能控制的范围。
《巴黎协定》签订后,人们燃起了希望。因为,各国终于明确划分职责,决意付诸行动来遏制由我们自己造成,并不断激化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好的结果莫过于继续保持原状,尤其是当其他各国都在加强合作减少碳排放时,而这正是特朗普总统示意美国将会采取的态度。
也许,该做法能为美国赢得暂时的竞争优势。可气候变化、生态恶化和生态系统消亡是全球性危机,美国无论拥有或自认为拥有多么强大的科技优势,都无法独善其身。
目前,水资源匮乏、空气和土壤污染、海洋塑料污染、海洋农药污染以及全球变暖已是全世界不能回避的事实。以耗尽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的确能在短期获得收益,但很快我们将面临科技也无济于事的危险境地。到那时,我们再想凝心聚力恐为时已晚,将无法挽回人类自我消亡的命运。
仅仅转变行动策略就如同感恩节吃火鸡不过是惯常做法。
不久后,有些国家又会昧着良心,执迷不悟,装模作样地对别国的欺骗行径吹胡子瞪眼睛。
请我们不要再坐以待毙,痛心疾首地目睹着着一切慢慢消亡,因为现在尚存一线希望。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舆论的勃然大怒;各国承诺履行《巴黎协定》的矢志不渝都表明国际政治思路正在经历根本性的变革。
亡羊补牢,犹未迟也。凡事难,并非不可为,而是我们畏葸不前罢了。
(译者:邓李岚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