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圣地”:吃喝学习两不误

作者:Siva Sankar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2-27 10:13:07

WIFI “圣地”:吃喝学习两不误

餐馆,咖啡厅这类地方是为了吃喝,对吧?

你是说,在那里不用做费脑筋的事情?

只能说,那是你想当然的看法。

现在,回想一下,记起点什么了?难道餐馆和咖啡厅不是已经成为新的学习圣地了吗?

对于年轻人而言,像是高中生,大学生和大学学者,时髦的咖啡厅是新的聚会地,小组学习中心,以及最爱的休闲去处。

你能看到一小群人在那儿读书写字,吃吃喝喝,浏览下载,复制粘贴,调侃笑闹,拉帮结派。 活动在上午晚些时候或中午左右开始,可以一直持续到深夜,如果天气好的话,有时甚至可以到午夜之后。

除了假期之外,年轻人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这里,好像世界末日一样,好像正在与时间赛跑一样,他们尽可能快地将知识大量上传到名为大脑的内存驱动器(它的容量,每天以指数形式自动扩展)。

我猜年轻人只是喜欢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发出的亮闪闪的蓝光辐射,这赋予了他们一种超现实的光芒。

但过去不是这样的。

前几代学生去咖啡馆就是为了喝点咖啡、茶、软饮或吃点零食,中间也许会和他们的帮派成员沉迷于一种善意的嘲弄,或者偷偷摸摸地抽根烟。

如果是为了复习考试,在城市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里都有特定的安静区域。

回想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期,在我的家乡印度,我和一些同学会轮流聚集在某个人的家里,突击准备重要的考试。 在这样的夜不归宿中,我们会研究、交换笔记,分享见解,集思广益,解决棘手的问题,预测考试问题,并做相应的准备。

时不时地,我们也会偏离主题,去讨论板球,电影,明星,当然,还有女孩子(和她们的特点)。

每过一段时间,大人们会偷偷地潜入我们的领地,表面上是提供热咖啡或茶,来让给我们提神,其实是为了检查是否一切都正常,大家是不是按照之前所说的那样,在进行小组学习。

数字时代的孩子们做法完全不同。为什么?我只能进行猜测。

最主要的原因是免费无线网络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许多东西)。

图书馆那种体制化的环境可能无法迎合千禧一代的喜好。

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一个安心的、商业化的、有空调的环境,周遭全是饮食场所的嘈杂,只有当背景音乐、顾客交谈、交通、碗筷勺叉的摩擦声与他们的对话交织在一起时,他们才能吸收知识。

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有大笔的零花钱或兼职工资?也许,只是这一代人的特点,一种生活方式,或独生子女制度的结果。

我注意到,女孩与男孩的组合打败了同性别的组合。 从两小无猜到浪漫爱情到幸福婚姻到生两个孩子(新常态,顺便说一句)——不是不可思议的。 我的一个年轻的同事,一个商业记者,上个月嫁给了她的儿时恋人——一位心脏外科医生,她告诉我,这一切都开始于校园。

所以,餐厅会面可能有其用处。它促进了现实生活中的互动,尤其是在沉溺社交网络使年轻人社交能力退化的当下,这一点至关重要。

 

(译者:王晓夏 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