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眺望着窗外清澈的蓝天。
去年这个时候我还不能这么说,但至少目前为止,透过北京的窗外,这个冬天看起来与以往截然不同了。北京的冬天往往是最糟糕的时节,因为这座城市和周边地区燃煤取暖的缘故。
我总是理所当然地怀疑任何政府做出的承诺和计划。然而,治理北京空气的计划似乎正在见效。上帝保佑。
2013年1月4日,我第一次搬到北京。那之后的几周被人们叫做“空气末日”。那年的1月12日成为有史以来污染最严重的日子之一,测得的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可入肺颗粒物PM2.5超过了800。根据北京空气质量指数标准,PM2.5低于35表示空气质量为优,35-75为良好。 超过150则为重度或严重污染。该指数最高在500。
当然,我也想过回家,回美国。但是后来,我遇到了我现在可爱的妻子,况且北京也是一座非常充满活力和趣味的城市。所以尽管污染严重,我还是待在了这里。
空气污染问题并非中国特有。 上世纪70年代,我去洛杉矶上大学时候,直到呆了六个月,下了第一场雨之后,我才意识到城市附近有雪山。 而且,我还记得曾经见过上世纪60年代东京街头应急氧气站的照片。
中国设立的目标是,将今年冬天北京和周边区域的PM2.5指数下降至少15%。听上去可能并不多,但结果清晰可见、立竿见影。这是如何实现的?
根据《中国日报》的最新报道,北京和周边28座城市进行了燃煤改天然气。此外,周边的钢铁、煤矿和铝生产商也大幅减产。作为宏观政策去产能的一部分,河北省许多临近北京的钢铁和水泥厂也关闭了。
煤改气并不能实现转向使用风能或太阳能一类的可再生能源的愿景。但是,作为一种过渡性的燃料,使用天然气可以大幅减少污染物。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05年到2016年间,美国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15%。据《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美国正在履行当年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承诺的目标。此前,尽管参议院拒绝批准签署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但美国是唯一一个实现了2012年前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工业化国家。这几乎完全归功于压裂技术(fracking technology),该技术降低了天然气的价格,使美国的煤炭发电量减少了50%以上。
北京治理污染任重道远。就像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星期二下午,PM2.5指数停留在25这个美丽的数字上。然而,在上周空气质量持续为优一周后,本周一的指数曾经高达172。
此外,据北京环保局介绍,汽车是PM2.5的主要来源,占据了PM2.5排放量的31%。因此,如不找到减少北京车辆数量的办法,空气污染问题就不会得到彻底解决。
目前看来,北京正在度过一个美丽的冬天,尽管寒冷,却有美丽灿烂的蓝天。治污正在见效。
(译者:梁家瑞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