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校园学报评选在港举办颁奖典礼 促内地与港澳台28所高校逾250名师生交流

作者:王俏 廖雁雄 郑尔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0-20 21:35:03

第六届校园学报评选在港举办颁奖典礼 促内地与港澳台28所高校逾250名师生交流

中国日报第六届“大学校园学报新闻奖评选”颁奖典礼今晚在香港举行  中国日报香港版记者 廖雁雄 摄

中国日报香港10月20日电(记者 王俏)中国日报第六届“大学校园学报新闻奖评选”颁奖典礼今晚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及250多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师生和新闻业界人士出席了颁奖典礼。

本次活动吸引了28所大学参赛,包括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交通大学、澳门大学等,共收到604份参赛作品。今年的中英文组别共设30个奖项,新增了“最佳科技新闻报道”,以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发掘多元化的前沿报道。70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政界、商界、学界及传媒界的社会贤达和精英人士担任评委,最终评选出90份获奖作品。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内务委员会主席李慧琼(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主席马时亨作为主礼嘉宾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在致辞中分享了自己的新闻从业经验。曾于香港政府新闻处工作了七年、担任政府内部公务员通讯总编辑长达十二年的他,形容自己是一个“新闻发烧友”。他称赞获奖的报道作品“客观持平”、“紧贴社会发展的脉搏”,体现年轻人对社会的承担。他同时感谢中国日报为培育新闻人才做出的贡献,希望同学们毕业后成为媒体的生力军,一起建设“公平、公义、公正、关爱的社会”。

第六届校园学报评选在港举办颁奖典礼 促内地与港澳台28所高校逾250名师生交流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手持自拍杆与中国日报社编委兼亚太分社社长周立(右1)和获奖学生在颁奖典礼上自拍 (中国日报香港版记者 郑尔奇 摄)

中国日报香港版于2012年创办“校园学报新闻奖评选”,旨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新闻报道,锻炼新闻写作及多媒体制作技巧,同时也为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的青年学子提供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中国日报社编委兼亚太分社社长周立在致辞中祝贺获奖的青年同学,他表示,学生们的作品让大家看到了青年一代对社会议题的持续关注,对新闻职业精神的坚守,以及对科技的探索;未来将继续做好这个交流平台,为加深内地与港澳台的沟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卓妍、吴亦琳、李颖欣以圣公会基孝中学的科学兴趣小组为切点,探讨教学与课业负担的冲突。该报道获得英文组“最佳新闻报道”冠军。对于获奖她们表示深受鼓舞,现已毕业进入传媒行业的李颖欣说:“这个奖是对我学生时代作品的肯定,也激励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中山大学的王一妃、王艺君用5000字长文,讲述了嗜酒者加入互助会戒酒的曲折故事,获得了中文组“最佳新闻写作”的冠军。王艺君说,“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渠道采访到这些隐蔽的嗜酒者,并亲身体验互助会,获得一手观察资料。”她十分感谢校园学报新闻奖提供了一个与其他高校学子交流的平台。

澳门大学学生杂志《生于斯·死于斯》致力于探讨关于生死的人生哲学,一篇遗体化妆师的专访,获得了中文组“最佳新闻写作”的亚军。曾任学生杂志编辑的戴祖惠说:“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篇报道,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冷门职业,同时更新对死亡的认知。”曾经同为编辑的王美美说:“很高兴我们的严肃报道得到校园学报新闻奖的欣赏和认可,这是对我们学生杂志的鼓励。”

台湾辅仁大学的陈瑀婷、黄威翰用镜头记录下了台湾唯一一支残障人士棒球队的日常训练生活,该作品赢得了中文组“最佳新闻视频”的季军。黄威翰说:“希望可以借助校园学报新闻奖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知道这支球队的励志故事。”

第六届校园学报评选在港举办颁奖典礼 促内地与港澳台28所高校逾250名师生交流

获奖学生合影   中国日报香港版记者 廖雁雄 摄

作为评委会成员,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谭云明教授称,十分高兴看到越来越多高水准、多元化的报道:“从作品中可以看到,学生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很敏锐。希望中国日报能长期举办此活动,以鼓励学生们多加探索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本次活动得到了香港赛马会、中电集团、香港江苏社团总会、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香港迪士尼、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泓诺地产、方润华基金、兰桂坊集团、国泰航空公司、都市日报、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与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