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旅游业新春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10-17 19:06:22

连通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旅游业新春天

中国日报10月17日在澳门举行题为“从中国角度看区域合作:前瞻世界伟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的亚洲领袖论坛专题讨论。(中国日报香港版记者郑尔奇摄)

中国日报澳门10月17日电 中国日报今天在澳门举行题为“从中国角度看区域合作:前瞻世界伟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的亚洲领袖论坛专题讨论,吸引逾300名政商学界人士参加。

本次讨论会是中国日报第六次与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合作,邀请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检测中心主任保继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贾玉成,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香港旅游事务署旅游事务专员朱曼铃,广东省旅游局局长曾颖如,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及客座教授宋海岩与参会嘉宾分享对大湾区旅游业的见解。

保继刚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近年来大湾区硬件设施有改善,但软件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软连接必须落实到政府间政策的执行,比如:“一地两检”、进一步提高签证的速度、提高区域航空的准点率、进一步放宽港澳及广东居民跨境自驾的限制,等等。

连通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旅游业新春天

中国日报10月17日在澳门举行题为“从中国角度看区域合作:前瞻世界伟大工程—粤港澳大湾区”的亚洲领袖论坛专题讨论。(中国日报香港版记者郑尔奇摄)

贾玉成表示,中央政府将致力于把大湾区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他提出以下建议:一是贯彻“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大湾区旅游业发展;二是依托地区合作机制,加快地区全城旅游建设;三是开发地区优势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四是强化部门协调协同,优化旅游产业内涵外延;五是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机制。

文绮华提到,在2015年之前,澳门没有水域的管理权,中央政府在2015年底给澳门以新的发展机遇,做“滨海旅游”是澳门未来旅游发展的亮点。

朱曼铃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中的重要一员,香港对该战略怀抱热情,寄予厚望。受惠于包括港珠澳大桥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发达的基建网络,从香港出发,“一程多站”路线可覆盖大湾区的其他城市,让大湾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其价值与潜力。

曾颖如指出,应把“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级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无障碍旅游区和品质旅游合作区。

萧志伟表示,未来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首先要先用好“一国两制”这个制度的优势,这是我们区别于其它湾区经济的特色之处。

宋海岩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在产业集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地处中国南大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区。建立旅游大品牌及大项目,有助于城市群升级巨变,也将推动大湾区城市形象升级与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九市、香港和澳门)接待了总量超过四亿的游客,旅游收入超过一万亿人民币(约1530亿美元)。2016年广东省旅游各项指标继续保持中国内地第一,在1.22亿内地出境游客中,多达58%选择了香港和澳门为目的地。大湾区旅游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中国日报正是藉此契机邀请各界领袖共商议题。

“中国日报亚洲领袖圆桌论坛”旨在搭建一个由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领袖和社会精英参与的高端对话和交流平台,围绕亚洲地区经济、商业、产业和社会发展等具有战略影响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和分享见解,以增进中国与亚洲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和理解。

连通粤港澳,大湾区迎来旅游业新春天

从左至右:中国日报亚太分社副总编辑文综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检测中心主任保继刚、香港旅游事务署旅游事务专员朱曼铃、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副司长贾玉成、广东旅游局局长曾颖如、澳门旅游局局长文绮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中国日报香港版记者郑尔奇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