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一个关于“我在哪儿”的宇宙级话题。
对于有点路盲的小伙伴,开车忘带手机,离开了导航,是不是就只能心慌慌地跟着感觉走?
距离不远不近的路程,不想走着过去,怎么办?打开手机,最近的共享单车位置瞬间就出现在屏幕上。
而这一切的方便,都要归功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这一强大的科技成果。
有了它,我们可以方便地找到周围的餐厅、医院、加油站……有了它,全球的货物都可以短时间内快递到我们手中;有了它,我们有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底气。
导航系统从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使现代物流以及商用航空成为可能,它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知道身处何处。
它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随时随地为人们指引方向。
北斗,夜空中最闪亮的“星”
到目前为止,这个高大上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俱乐部最主要的会员有四个,分别是:我们都熟悉并最常使用的美国GPS,以及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其中,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都是老会员了,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定位系统。而中国北斗则是个新会员,但同时也是发展最快的会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目前,我国已完全建成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系统。
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由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也就是北斗三号,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它功能强大,在数千公里之外也能精确捕捉到小如石子的物件。
那么,问题来了!和我们常用的GPS相比,北斗有什么优势?
北斗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通信功能或短报文功能,即可发60个汉字的短消息,进行双向通信。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鲁滨逊或者Chuck Noland,刚好不幸在荒岛求生。如果用GPS,你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是用北斗,不仅知道自己在哪儿,别人也知道你在哪儿!
北斗,照亮前行的路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多次在紧急救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008年汶川地震,所有高度依赖光纤和基站的通讯手段,如电话、短信、QQ、微博等都因为基础设施的大面积损坏而无法使用。此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报文功能迅速“上线”,对灾区和外界的联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4年3月,马航MH370航班失联,安装了北斗定位导航设备的中国海警3411船是第一个赶到失联海域的国内公务船,并且连续搜救了147小时、搜索海域达7821平方公里。
而在远洋渔业这个充满危险的行业中,为了关键时刻能救命,再节省的渔民通常都会备齐两样电子设备:GPS和海事卫星电话(GPS用于定位,卫星电话用于通知救援队),尽管养一部海事卫星电话非常昂贵。
不过,自从北斗二号在亚太地区布网后,渔民们有了一个新选择,那就是装北斗卫星船载终端。
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在渔船救险方面得到了完美应用,遇到险情后一键求救,终端会自动把附带着定位信息的求救短信通过卫星发给救援队。
数以万计的渔船都已装有北斗终端,使得渔民即使在电信信号缺失的情况下,仍能通过北斗独有的短报文功能跟家人沟通。
此外,在民航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了重大突破。
据新华社报道,10月10日至10月15日,在山东东营机场,“国之重器”强强联合。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在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ARJ21-700飞机103架机上进行了测试试飞,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正式拉开了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在国产民用客机应用的序幕。
不仅如此,我们身边的很多装备也装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很多小伙伴都喜欢骑的小黄车,就安装了拥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北斗智能锁,“骑车10分钟,找车5分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经常骑的共享单车,智能锁里的芯片支持北斗,定位更加精准。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基础测绘、气象预报等基础行业,以及智能手机、车载导航等大众电子消费领域,已经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用“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孙家栋的话来说:“北斗的应用,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这个领域的地面应用,关键的关键,就是各行各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你想到这件事情,想到和北斗结合起来,就能琢磨出一些点子来搞。
当然,北斗是中国的北斗,同时也是世界的北斗。
到目前,北斗“星座”已经有了20多颗卫星,能够为中国以及周边地区提供稳定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而且,预计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全球覆盖,届时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计划在2020年独立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服务。
也正如孙家栋院士所说:
“北斗一定要走向国际,因为卫星它本身就是全球化的。”
它的服务对象完全可以符合全球的应用。
期待中国北斗闪耀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