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空管局举办首届科技创新大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9-21 13:05:09

中国日报北京9月21日北京电 9月20日,华北空管局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来自民航各相关单位150余人参加大会,并进行科技交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长期以来,华北空管局始终坚持科研投入,科技工作以安全生产为中心,解决生产运行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以提升空管安全高效和稳步发展为目标,鼓励自主研发和技术改进,大力推进新技术推广应用。在华北空管局“十三五”发展规划八大任务中,其中一项就是新技术先试先行。

用数字说话 发挥科技实效

“十二五”至今,华北空管局科技立项自研发87项,成功投入业务运行45项,还承担了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工作,累计投入科研经费共计1300余万元。在科研上持续加大投入的同时,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同时期,华北空管局获得中国智能交通运输协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航空学会科技成果鉴定项目2项。近年来,获得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0项,软件登记著作权7项。

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生产运行,转化为生产力,对华北空管局这样的民航一线运行单位来说至关重要。引接全国气象雷达联网信息的红绿灯预报方法为华北地区管制员提供了决策性的航空气象参考;《高密度复杂终端区智能化疏导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合作项目有效降低了北京终端区航班延误的水平。《电子值班系统》已经成为华北空管局一线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信息通报和生产管理平台。

科研团队不断壮大

科技人员大都来自生产一线,他们同时承担着生产运行任务,工作负荷大,常常是利用倒班休息时间进行科研。但也正是因为出身一线,对业务运行最熟悉,知道在工作中在哪个方面还存在问题,所以开发的产品最符合一线运行的需要。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预报员金山带领团队历时一年实现了对雷达回波的0-2小时间隔6分钟的自动外推。2016年夏季系统正式运行,由于效果好,被成功推广到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运行管理中心和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等单位使用,已成为管制用户、流量决策用户、机场用户和气象预报的重要参考依据。2017年1月23日,在看完系统演示后,民航局王志清副局长高度赞许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的服务意识和科研成绩。

科技创新依靠的是科研队伍的不断发展,只有保证科研人员队伍不断扩大,才能保证科研能力不断发展。目前,华北空管局有民航空管系统科技专家2名,教授级高工5名,高级职称人员122名,空管不同专业领域的科技专家65人。

借助外力提升科研能力

在此次科技创新大会上,华北空管局对管理分析、技术研发与测试、设备研发与测试、信息技术研发、精细化气象服务研究等五个开放实验室进行了授牌,标志着华北空管开放共享实验室的正式建立。开放共享科研实验室建设将在科技创新引领、集中优势资源科研攻关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华北空管局还邀请中南空管局进行了开放实验室管理工作介绍,汲取宝贵经验。

同时,华北空管局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分别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建立全面、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根据框架协议,华北空管局与二十八所将在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新技术应用、应用研究、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而民航管干院将根据华北空管局工作需要,专门设计、开发、组织的专题培训,同时,双方将在战略规划、空管运行管理制度、新机场运行管理等领域携手合作。

广泛与科研院所合作,不仅有利于统筹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还将提升华北空管“硬实力”与“软实力”协同发展,推动华北地区现代化空管建设。

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长李其国在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华北空管局近年来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他表示空管系统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民航空管安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技对下一步实现空管发展战略和民航强国战略具有决定性作用。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各个单位精诚合作,大力推动空管设备国产化进程。

(编辑:严玉洁 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