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0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由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工程院、北京航展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17北京航展·首届国际航空发动机论坛”今天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少洋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单位领导以及国内外航空发动机领域专家学者、技术代表等近300人参加论坛。
本届论坛以“创新驱动 动力无限”为主题,由中国航发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中国航发科技委副主任、研究院院长刘廷毅共同主持,邀请国内外知名航空发动机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就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和先进材料制造技术做交流发言,设立“市场需求引领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应用”和“航空发动机材料与制造技术创新”三个主题单元,定位于创新,立足于交流,聚焦于合作。中国航发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华明,以及GE、罗罗、普惠等国际知名发动机企业专家在论坛上作了主题发言。
据介绍,论坛将增进国内航空发动机企业与国际先进发动机企业的技术合作。环顾世界,当今世界知名的航空发动机几乎都出自于不同程度的国际合作之手。唯有强化创新,合作发展,才能挑战难关,实现共赢。中国航发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国外同行开展务实合作,深度携手,加快推进先进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研发和制造生产。
论坛将促进国内外企业、研究院所、高校的技术合作。航空发动机作为先进科技的集大成者,既受到当前科技发展的驱动,同时也受到军用和民用市场需求的牵引。在两者的双重影响下,未来航空发动机技术将朝着智能化、高速化、数字化、轻质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航发将不遗余力地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促进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推动世界航空发动机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论坛将加强中国航发与国内民口企业的合作交流,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不少民营企业已逐渐完成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型,航空发动机锻铸件、叶片、整体叶盘以及标准件制造等技术也有了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参与航空发动机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中国航发积极构建“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科研生产体系,大力支持和鼓励外部企业参与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和制造生产,举全国之力推动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