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沟壑区的扁杏树长势茂盛。
淤地坝拦截洪水泥沙,淤积地种庄稼,两全其美。
位于达拉特旗南部的河洛图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的考察点之一。据了解,该处依托区域中小流域,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坑群坝系工程等综合措施,形成生态小流域综合集成治理模式,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日前,记者驱车前去一探究竟。
一路上,马路两边丘陵起伏,铺天盖地的绿植仿佛天工织就的绿色地毯,大片樟子松、油松的点缀,绘出了一幅幅深绿或浅绿的图画。很难想象,这里以前曾是大片光秃秃的砒砂岩荒岭。
经过半小时车程,记者来到了河洛图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的示范点——耳字壕村老猪圪台。极目远眺,沟壑纵横的土坡缀满了绿草,樟子松、油松林连绵起伏,淤地坝前庄稼长势茂盛。64岁的刘关正老人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沙尘暴肆虐,“农忙时,往三轮车上递一锹粪,大风一刮,只剩半锹。”这里的人们世代以放牧为生,家家开山种田,加上载畜量过大,林草大面积被破坏。土壤一退化,人们不得不“倒山种田”,又陷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沟壑密度继续增加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地表砒砂岩裸露,多数植被、庄稼无法生长。“放牧无草,耕地无田”曾是当时丘陵地区多数乡村的真实写照。
上世纪90年代末,为改善水土流失现状,增加农牧民收入,达旗旗委、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大旗、畜牧业强旗”,加快推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当时作为旗里绿化荒山工作技术指导员的刘二正,承包了老猪圪台两平方公里的绿化工作。他雇佣了数十名当地村民参与绿化工作,这一干就是19年。“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们就像养孩子一样,精心呵护它们长大。”刘二正对记者说,19年来,两平方公里一共栽种了120多万棵树。
刘关正夫妻作为被雇佣的第一批植树人,16年来,经他们双手种下长大的树苗就有2万多株。有些松树栽在陡峭山坡上,为了提高砒砂岩地貌绿植成活率,刘关正常常挑着30公斤的水,一瓢一瓢给树苗浇水。饿了,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凉水。春秋栽树,夏天锄草,冬天护林,夫妻俩与耳字壕村民一起,让老猪圪台的荒山丘陵披上了绿装。
后来,加上河洛图小流域坝系工程的推行,老猪圪台建立了两座淤地坝。一方面拦截被雨水冲走的泥沙,另一方面通过阶梯式放水孔,将清水排到消力池,涵养水源,用于农田灌溉。达旗水土保持局的任书记告诉记者:“丘陵地区在实行封山育林、育草基础上,同时建立淤地坝工程坝系,效果显著。现在坝旁成田,气候改善,农牧民从靠天吃饭变为稳产增收。”如今刘关正从穷的养不起羊,靠种树赚钱盖了新房,买了新车,还给儿子娶了媳妇买了楼房。
离开老猪圪台,记者一行向西行,来到了耳字壕村东队的扁杏园,这里千亩杏树长势茂盛。让人完全想象不到,这里曾沟渠纵横,砒砂岩裸露,毫无生机。
据了解,1998年达旗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学校湾小流域治理单元项目启动后,对扁杏园实行土壤回填等措施,共种植6万多株扁杏树,后交给农户承包打理。如今不仅土壤恢复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农牧民还通过买卖杏仁致富,真正实现了美富兼收。进入21世纪,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流失防治方针的确立,达旗率先实行了禁牧措施,以工程保生物,营造乔、灌、草结合,针、阔混交的水土保持林,并通过大范围的生态自然修复,重建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植被生态系统。河洛图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生态建设成效更加显著。
截至2016年底,达旗建成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91座,中小型淤地坝131座,引洪治沙淤地工程10处,下游堤防近190公里,建成基本农田13600.7公顷,水土保持林206660公顷,经济林9470.3公顷,人工种草36990.6公顷,封禁治理42060公顷,十大孔兑累计完成初步治理面积3086.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