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两亿“单身男女”带来了众多挑战和商机;这一话题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成为媒体头条。单身族指的是那些达法定结婚年龄,却未婚以及离婚或丧偶的人。
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5》的数据,在2014年,20岁以上的单身人口——未能结婚以及自愿保持单身的人——大约为1.4亿。据201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独居人口有5800多万,其中20到39岁的年轻人有2000万。
中国男女比例失衡与日益增长的单身人口有关,尤其是那些到了结婚年龄的单身人口。《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在所有单身人口中,35到39岁的男性占69.1%,20到24岁的人当中,男女比例为130:100。除此之外,适婚年龄女性的缺乏使男性很难找到配偶,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
到2020年,适婚男性的人口数量将超出适婚女性2400万左右。由于农村地区的男性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可能会催生出很多问题,如性犯罪和拐卖妇女,反过来,这些现象也会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如今的社会价值观也与日益增长的单身人口有关系。增长迅速的经济和不断变化的文化规范使得单身男女可以过上相对舒适的生活,至少他们不会觉得婚姻和家庭是必需品。换句话说,中国农村地区日益增长的单身男子是一个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独身变成了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趋势。
从美国社会学家、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克林南伯格所著的《单身社会》中,我们可以得知,1950年美国总人口中只有22%是单身,可如今比例却变成了50%以上。现在,美国处于独居状态的适婚人口有有3100万,占成年人口的七分之一。
在西方国家,单身非常普遍。例如,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独居人口比例高达60%。在日本,有大约40%的人不喜欢有人陪伴。在法国,55.8%的孩子是非婚生子女。甚至在现在的中国,新一代中有很多人并不把婚姻看作必需品。
与男性不一样的是,中国的单身女性主要聚集在大城市,很大一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有高收入,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女性之所以单身,原因是她们对另一半的要求非常高,比如要求另一半要分担她们的工作重担,平等地对待她们。从传统上来讲,丈夫在教育、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本该比妻子更加“优越”,因此,一个高素质的成功女人很难找到合适的配偶。这不仅因为能满足她们要求的男人很少,还因为许多中国男性更喜欢找一个“没有他们优秀”的妻子。
而且,一些女性自愿选择单身,还因为她们不想让婚姻和家庭使她们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单身的好处就是自由轻松,弊端就在于不能享受家庭生活、无法与别人分担忧愁。
在中国,单身可能在一些人群当中获得了认同。从生育率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来看,它还是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不应提倡。
关于作者:
穆光宗,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
注:本文原文为英文,未经作者审校。
(编译:于正洁 编辑: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