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G20峰会:中国培养全球创新型人才巩固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作者:马克·格雷恩 来源:中国日报
2017-07-10 11:08:20

汉堡G20峰会:中国培养全球创新型人才巩固在全球化中的地位

在成功举办2016年G20峰会后,中国对2017年G20汉堡峰会的参与可能会证实其下一步的重要计划,进一步完善和领导全球发展的重要事项。正如美国能源部前副部长,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泰伦斯·桑德罗(Terrance Sandalow)在其去年北京之行中生动表述的那样,现在的中国是世界各家的榜样。中国对新兴世界秩序的蓝图可能将很快得到进一步实现。

G20峰会期间讨论的议题经常是大而抽象,在2017年也不例外。峰会重点关注全球化、自由贸易、稳定以及改革优化世界的危机应对机制,而中国对后者尤其感兴趣。

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陈凤英的说法,中国预计会对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我看来,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领导的美国采取“孤立主义”,中国将可能有机会涉足有关安全、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讨论,甚至扮演重要的角色。比如,中国提出的具有全球性和影响深远的两大政治倡议就备受关注: “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制造2025》。

很明显,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推到了欧亚大陆全球化领导者的地位。更广泛意义上说,中国企业早就在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的创新水平也开始接近欧美国家。如果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成功进入欧亚市场,那么中国将有能力为大型(新兴)市场融资,同时又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得以立足。不过,中国需要培养国际人才,管理和领导所有那些倡议,企业和组织。

同样地,《中国制造2025》主要聚焦在如何使中国转型为全球智能制造业的领导者。在这方面,中国其实具备着良好的条件,包括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大量的资金、一大批企业家、国内市场的规模以及注重理工学科的传统。中国企业在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端等信息技术的转型上具备的优势更是得天独厚。虽然过去硅谷一直是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首选,但是,中国现在新一代变革者正将他们源源不断地吸引至中国来。可即便如此,《中国制造2025》这份倡议还是需要一个实力雄厚的创新人才库支持。

可能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库。第一,尽管中国国内的教育实力雄厚,还在不断提升,其教育方法还需进行更深刻和广泛的改革。未来不是按常规任务和标准化操作执行的,它需要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跨文化能力和创新思维。将夯实的基础训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相结合的教育体制才能成功。第二,中国的大学需要加快其主动吸引外国学生的步伐; 不只是在汉语或短期的交换项目中,而是包括所有学科的学位课程。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就不能成为国际学生留学的首选呢?第三,吸引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和毕业校友回国可以促成人才回流。一直以来,中国在这一点上都颇具成效,越来越多的学生也确实回到国内发展。尽管富有吸引力的政策仍是他们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中国本土的机会也越来越成为促使其做出决定的原因之一。第四,给在华的外国人才提供可持续的长期工作机会将变得至关重要。尽管最近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改革可谓是迈出了正确的一步,但是,关键问题是首先如何将顶尖人才留在中国。为什么中国不能成为国际人才首选的工作生活之地呢?

中国既没有能力,也不想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者的地位。一旦中美关系恶化,双方都不能从中获利。但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中国的主要机会在于努力争取成为国际创新人才发展的领导者,以及成功落实“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

 

关于作者:

马克·格雷恩(Mark Greeven),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副教授。

 

(编译:曲金遥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