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饮食结构变迁和城镇人口增长挑战中国食物安全

作者:王晓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7-05 13:32:13

中国日报7月5日电(记者 王晓东)7月4日,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发布《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中文版并就研究结果举行了研讨会。研讨会上,农业、粮食和营养方面的专家针对全球粮食政策发展动态年度分析的最新成果展开了讨论。

《2017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介绍了非洲、中东和北非、中亚、南亚、东亚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在粮食安全和营养等方面所面临的独特挑战。

报告显示,食物安全和营养仍然是中国的首要任务之一。全球约有17%的贫困人口和24%的营养不良人口生活在东亚国家。近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增长,城镇化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是营养转型,以及一个全新现象——同时存在营养过剩、微量元素缺乏(隐形饥饿)和热量摄取不足(饥饿)。

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推动了饮食结构变迁,人们从食用谷物转向食用更多的肉类和奶制品。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的研究表明,2005至2015年间,在食物消耗总量中,谷物的比例下降了12%,而肉和鱼类的比例提高了8%,奶制品和蛋类则增加了30%。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表示:“虽然这些饮食上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标志,但是它们也带来了新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很大一部分人口摄入了过量的不合理食物,从而带来这类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府已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农民种植水果和蔬菜等营养成分高的食物,同时还优化谷物生产,避免供应过剩。自1990年以来,中国水果和蔬菜的种植面积已经翻了三番。

樊胜根博士补充说道:“为满足不断变化的食物需求,中国一直积极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确保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还能帮助人们摄入更有营养的食物,从而保证更健康的饮食。”

他表示,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继续推进,解决随之产生的营养不良的“三座大山”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将中国数百万的小农生产者与富裕的城镇消费者联系起来,能为城乡地区发展带来双赢局面。连贯一致的政策、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加强城乡联系的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