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香港,我的家——五个在港外国人的香港故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7-01 10:48:55

我的香港,我的家——五个在港外国人的香港故事

在香港的外籍人士參加宴会

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一直以来都以其方便的交通系统、低税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善的司法制度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工作、定居。他们当中,有经历过香港大半世纪变迁的服装定制师,有放弃美国的事业,来香港追梦的钢琴家,也有将半生都奉献给公益事业的慈善家。香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座特别的城市,她充满机遇和活力。日久生情,这里已经成为他们真正意义的家。

我的香港,我的家——五个在港外国人的香港故事

艾伦.杨布拉德(Allen Youngblood)

一次偶然

艾伦·杨布拉德(Allen Youngblood)来自美国,现在是香港外国记者会的音乐总监。25年前,他从美国西雅图来到香港,做了3个月的临时钢琴手。在美国时,艾伦的工作非常繁忙,需要在东、西岸来回奔波。他原计划在香港停留3个月,让自己换个环境,也换换心情。当时他还担心这会打乱他原本的工作计划。然而,他在香港一呆就是25年。

“那时香港的艺术圈很活跃,美国反而在走下坡路,音乐酒吧越来越少,很多音乐项目被削减,所以我选择留了下来,”艾伦回忆道。

现在的艾伦很喜欢与他在香港外国记者会的同事聊天。这个协会的成员主要是在香港的外国记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这些人什么都知道,不用读新闻,问他们就好了,”

艾伦笑道。

我的香港,我的家——五个在港外国人的香港故事

琳恩.格雷布斯塔德(Lynn Grebstad)

不解之缘

上世纪七十年代,年少的琳恩·格雷布斯塔德(Lynn Grebstad)跟随当时在澳大利亚海军工作的父亲第一次来到香港,从此便与香港结下了不解之缘。琳恩至今记得,那个年代的香港,小房子铺排在山丘上,渔船在在水上荡漾,一切都美极了。

在英国航空公司做了近10年的空姐,她希望尝试不同的生活,想去香港定居,与未婚夫商量后,便把家搬了过来。香港的营商环境好,琳恩从酒店公关做起,十年后与合伙人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公关公司。

尽管东、西方的生活方式有所差异,但琳恩并没有觉得不自在。在湾仔工作的她,每天早晚都会见到这个城市比较狼狈的一面。但她并不对这些感到反感,反而喜欢这样真实的香港。

闲暇时光她喜欢去酒吧喝点小酒,而她的很多中国朋友们无此爱好。琳恩觉得大家的生活方式不同,但能彼此接纳、互补。她发现正是这种态度使香港成为一座包容的城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落脚者。

我的香港,我的家——五个在港外国人的香港故事

萨莉.贝碧(Sally Begbie)

积少成多

1986年,萨莉·贝碧(Sally Bebie)和她的丈夫马尔科姆(Malcolm)从澳大利亚来到香港。当时他们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公益活动,并没有想到要拥有自己的公益机构。然而1995年的辽宁浑河洪水改变了他们的计划。

他们为赈灾写宣传册,筹集款项和物资。他们运出了第一批19箱救援物品后,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捐赠,第二批运出了72箱。就这样,他们开始不断地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香港社会福利署的支持下,夫妇俩成立了自己的慈善机构——国际十字路会(Crossroads Foundation),从最早的那19箱捐赠品开始,逐渐发展成了一间覆盖医疗、物资等各方面服务的公益组织,为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我的香港,我的家——五个在港外国人的香港故事

马努·梅尔瓦尼(Manu Melwani)

来自印度的乐天派

马努·梅尔瓦尼(Manu Melwani)早在1948年就随父亲从印度来到香港。同年,他父亲在尖沙咀开设了现在著名的“山美裁缝店”——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比尔·克林顿都在这家店订做过西装。过去他会在放学后帮着父亲看店,后来他从父亲手上接过生意,如今和儿子一起共同打理。

梅尔瓦尼对香港没什么怨言,除了一样——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裁缝这个职业。“裁缝们都老了,有孩子、孙子了,但年轻人都没有兴趣学,很多裁缝店都因为后继无人而关门了,”他感叹道。

在香港生活了大半个世纪,梅尔瓦尼对香港的变化深有体会。他说,虽然回归以后,香港经历过金融危机和沙士疫潮,但他完全没有想过要离开:“香港从来都是越来越好的。”

我的香港,我的家——五个在港外国人的香港故事

安德鲁·布尔(Andrew Bull)

见证香港发展二十载,祝愿特区明天更辉煌

安德鲁·布尔(Andrew Bull)的父亲曾在香港当牧师。上世纪七十年代,布尔会在假期来香港探望父亲,从此香港便成了他的家。他曾是香港一位很有名的DJ,后来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关公司,专门策划活动。

他还记得1997年6月28日那晚,他在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组织了一整晚的派对,这个派对就取名“回归”。

他说香港在过去20年不断发展变化,而这些变化可能是住在这里的人感受不到的变化。“这就好像三年前你见过别人家的孩子,三年后你再见到他,惊讶于他的成长,而孩子的家人却笑笑说,他们并没有发觉,”他解释说。

这些生活在香港的“老外”,早已把香港当作自己的家。他们并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只顾自己过着体面的生活,对这个城市的发展不闻不问。他们同样希望香港的明天越来越好。

(编辑:徐子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