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出差在外 只为看好扶贫资金的“钱袋子”

作者:张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6-29 18:28:45

常年出差在外 只为看好扶贫资金的“钱袋子”

2016年11月,审计人员在古蔺县实地走访调研。

中国日报6月29日电(记者 张艺)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当下年轻人追求的生活理想。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经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出差”,深入偏远山区,进村入户走访,为的是让生活困难的群众有房子住、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医看,更为了财政扶贫资金的“钱袋子”用到好处、用到实处。

“对我们来说,每年出差两百天以上是家常便饭,还有不少人每年需要出差三百天。”审计署成都特派办的审计人员陈馨远告诉记者。在成都特派办开展的扶贫审计中,审计人员克服四川省贫困县地域分散、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条件艰苦等困难,长期奋战在贫困县的审计现场,连续出差几个月成为常态。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成立于1988年,是审计署设立的驻地方18个派出机构之一。成立近30年来,成都特派办不断发展壮大,“战功显赫”,作为审计署的一支“野战军”,已发展成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审计铁军。

以他们为代表的国家审计人员很少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但是他们的工作成果却令人瞩目。这些年轻人低调地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一张张车票上、一卷卷档案里、一组组数据中。正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国家的财政资金得到了更好地使用,发挥了更大的效益。

记者近日走访了审计署成都特派办,与审计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他们的工作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审计署成都特派办农业审计处处长曹晟说,“扶贫审计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就凭证审凭证,就材料审材料的思维,将实地走访核实作为重要的审计方法,以资金安全和政策落实为主线,严肃揭露并查处老百姓身边的‘苍蝇式腐败’”。

常年出差在外 只为看好扶贫资金的“钱袋子”

2016年12月,审计人员深入古蔺县贫困户实地核实情况。

成都特派办扶贫审计人员坚持一线工作法,深入山区村寨,与乡村干部座谈,到扶贫对象家中现场察看,检查扶贫资金是否拨付到位,扶贫政策是否得到执行。2016年以来,成都特派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领审计人员先后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瓦曲村和阳坡村、仪陇县安溪潮村、苍溪县陵江镇白观村等贫困村,实地了解情况,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确定审计思路,突出审计重点,系统谋划扶贫审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审计人员严格执行审计组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深入调查核实,揭示了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不少问题。例如,在对仪陇县扶贫互助资金开展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扶贫互助社主管部门和管理人员违规挪用或使用扶贫互助资金235万元,个别人员甚至利用职权从中牟利等问题。同时,在扶贫互助资金政策落实中,还发现扶贫互助社违规向城镇人口和财政供养人员出借扶贫互助资金、违规向城镇人口和财政供养人员吸储、部分非贫困村违规成立扶贫互助社并获取财政补助、贫困农户入社率低等问题。

从近年来的审计情况看,部分互助社非法吸储、违规借款,实质演变成了脱离银监会监管的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增加了资金管理风险,容易滋生以权谋私等问题,从根本上背离其扶贫互助合作的宗旨。审计指出上述问题后,仪陇县高度重视。县纪委已对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对违规成立扶贫互助社、扶贫互助社违规出借资金等问题进行了整改。

“十三五”期间,成都特派办将持续加大审计力度,实现扶贫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针对审计反映的问题,有关地方部门高度重视、迅速整改。截至目前,清退了识别不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上缴国库1400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2亿多元,统筹盘活资金4900多万元,问责35人,促进政策落实7项。

成都特派办的上述工作是审计署组织开展扶贫审计的一个缩影。据审计署公告,2016年第四季度,发现全国7个省的9个贫困县(市、旗)在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10个省的部分市县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不到位,有2.37亿元扶贫资金闲置;5个省的15个单位和多名个人套取、违规使用扶贫等资金1238.03万元;5个省的21个产业扶贫、饮水安全等项目因前期论证不足、疏于管理等原因,推进缓慢或效益不佳,涉及资金7477.13万元;3个省的3个县在扶贫项目实施中存在违规招投标等问题,涉及资金6229.64万元。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严肃追责问责,有效促进了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维护了扶贫资金的安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