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妈妈从故乡四川成都来到新西兰的奥克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当时38岁的母亲说这是她的“重生”。
她还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Jane,因为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笔下坚强独立的主人公简·爱(Jane Eyre)多年来一直鼓舞着她。
而妈妈也慢慢变得像简·爱一样坚强独立。她在当地的社区大学学英语,结交新朋友。由于父亲经常出差,她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每当我想起母亲,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简爱的形象。
中国人移居海外后普遍都会给自己取个英文名。为了让名字更容易念是我们一贯的说法,不过,我们心里知道,取英文名真正的好处是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名字,就像选择一个新的身份一样。
莎士比亚曾借罗密欧之口说:“玫瑰不叫玫瑰,依旧芳香如故。”但是,我发现,名字有着塑造人心的力量,对年轻移民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适应国外新生活的时候,人格还未发展健全。
我们家的一个朋友在中国时曾是个文静腼腆的男孩,到奥克兰取名Henry以后,与历史上许多手握强权的英国国王同名,就变得开朗外向。另一个同学根据荷马经典作品《奥德赛》里的角色给自己取名Penelope,整个人都带上了一种魔力,尤其是在拉丁语课上背课文的时候。
当然,我们取名字的时候没想那么多。我小时候取英文名时,找来我父亲一本布满灰尘的厚厚的英语词典,逐一查看背后的“常见英文名列表”,选了“塞西莉”(Cecily)这个名字,就像买条新裙子一样随便。
但是我当时不知道,爸爸的英语词典已经过时了,而“塞西莉”也早已不是常见英文名了。现在很多朋友都说我和他们的奶奶同名。
整个中学生涯里,我是唯一叫塞西莉的学生。不过奇怪的是,有了新名字,我觉得与众不同也没什么,这与我小学时候的跟风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在的社会对多元化越来越包容了,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名字多元化的包容。我有些朋友不愿取英文名,认为英文名会削弱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身份。近几年,随着全球化和种族多样性的发展,发音困难的外国名字在国际大都市里越来越常见。
有趣的是,我注意到越来越多去中国学习或工作的英国朋友开始起中文名字。他们的名字当然也都是自己起的,而且跟别人解释自己名字背后的微妙含义时,都会兴奋得眼睛发亮。
看着这些精心构思的汉字组合,我想,也许这些新的中文名也会给我的英国朋友们一个全新的身份,意味着他们在中国的全新开始吧。他们愿意起中文名,也会被中国朋友们看作是向另一个文化伸出友谊之手,向建立纽带和达成共识踏出一小步吧。
(编译:何芊芊、张嘉敏 编辑: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