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演讲。图片来源:路透社
欧美国家领导人对未来渐失信心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却大胆地拥抱未来。两种态度反差巨大,却在情理之中,这在于中国几十年来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而欧美国家的经济政策却走向失败,饱受质疑。
习近平主席在两会期间关于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讲话至关重要,表明中国将继续致力于维护和平,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
与此同时,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难以预测,不确定性席卷欧洲大国。
英国传统上是美国在西欧最亲密的伙伴,可去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震动了整个欧洲。德法两国大选结果难以预料,给两国的未来带来诸多不确定性。
东北亚国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朴槿惠遭弹劾后被罢免,让韩国政局陷入动荡;而日本这一边,安倍晋三继续不顾后果地推动民族主义政策,试图修改和平宪法,重新增强日本的军事武装力量。
中国无法忽视上述情况可能给自己造成的影响。不过,习近平主席阐明首要目标仍然是积极审慎地推行市场化改革政策,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市场化政策已然奏效。2017年中国经济预计将增长6.5%,虽不及过去几十年间的飞速增长,却也仍为日本、美国等国所无法企及,艳羡不已。
习近平主席承诺继续推行对外开放,不仅表明中国将继续奉行立足稳定追求发展的政策(该政策几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显示出中国正日益发挥着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在亚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领导角色。
这些发展虽令人难以置信,却已成定局,是中国近四十年来贯彻实施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的自然结果。
正如我在2012年出版的《That Should Still be Us》一书中所说,一个国家必须把始终支持、发展主要的工业制造业基地放在第一位。以硅谷为代表的环保智能的高科技产业固然重要,却无法替代初级产品和工业产能。
这是几百年来世界经济史揭示的基本规律,可过去几十年里,美国领导人都将其抛诸脑后,只有中国领导人深刻地吸取教训并始终奉行。
中国的政策不但继续造福国内人民,还惠及了世界各地不计其数的人。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中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也在迅速提升。
由此可见,如今中国之所以局势稳定,继续致力于倡导全球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全都得益于几十年来成功实施的旨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国内政策。这些政策带来的积极成果与其他国家遭遇的挫折和动荡相比,高下立见。
关于作者:
马丁·斯夫(Martin Sieff),华盛顿全球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编译:潘婷立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