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总理向人大代表报告政府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
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显示,中国领导人将进一步全方位推进结构性改革。
未来几年,中国政府将加大改革力度,拓宽改革广度和深度,这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言至关重要。
“十三五”规划
中国2016年推出的“十三五”规划反映政府政策导向,明确长期的经济发展重点和指导方针,短期内可进行适当调整。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发展正由传统的廉价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型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型发展。
“十三五”规划中还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科技创新规划,有望提高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
2005年,我第一次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讲座时,中国的研发经费支出仅占GDP的1.3%,有关专家对此深感忧虑。2010年,中国的创新能力仍然不强,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6%。如今这个数字已提高到2.1%,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2020年将达到2.5%,与多数发达国家持平,接近美国2.7%的水平。
另外,“十三五”规划还显示出中国政府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的努力。中国政府决心达到并超过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所承诺的减排目标。中国政府还将集中力量推进国企改革,甚至不惜关闭“僵尸企业”。
“十三五”规划还提出,要推动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尤其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大城市群建设。规划还提出推动包容性增长(包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目标。
目标转变:从雄厚的经济实力到更高的生活水平
过去,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加快经济增长和提升经济实力。十二五(2010-2015)期间,GDP年增速为7.8%。2016年至2020年间,GDP增速将接近6.5%。这非常契合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从历史来看,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而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意味着经济增长减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作重心一直在中国经济增长上。现在的重点则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这一艰难目标,人均GDP要比2010年翻一番,让5500万人口脱贫。
不妨把这一目标放在具体情境中考虑。2010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经通胀调整过的人均GDP)与秘鲁和纳米比亚持平。到2020年,如果中国人均收入翻一番,达到21000美元(合人民币144,973.5元),那么,中国的生活水平将是2010年的2.3倍。同一时期,若秘鲁和纳米比亚的生活水平提高到2010年的1.5倍,那么,这两个国家将比中国落后25%。
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速一直在创造世界纪录,其提高生活水平,迎头赶上的历程能成为许多抱负远大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新模范。据IMF的数据,2010年,中国的生活水平比伊朗、巴西和墨西哥等地落后40%。而到2020年,中国的生活水平将和这些地方一样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结构性改革一直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热议的话题。然而,只有中国真正实施了此类改革。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光有战略规划已经不够了,执行才是关键。
关于作者:
丹·史坦贝克(Dan Steinbock),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曾任印度中国美国研究所(美国)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也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和欧盟中心(新加坡)的访问学者。
(编译:潘婷立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