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并不总是造福人类:商业与科技联姻是把双刃剑

作者:Siva Sankar 来源:中国日报
2017-01-24 15:18:06

科技并不总是造福人类:商业与科技联姻是把双刃剑

 电信诈骗犯被押解回国,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有一次,我看到咖啡馆里那位平时神采奕奕的年轻女店员突然看起来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原来她从ATM机里取到四百块假币。

不只在中国,我在我的祖国印度也听说过几起类似的案件。

随着商业与技术的相互渗透,中印两国每天有超过20亿人在交易时面临收到假钞的巨大风险。首当其冲遭受损失的多半是中产阶级消费者和相对收入较低的工薪阶层人群。

2015年2月,孟加拉央行在纽约美联储开设的账户有近8100万美元失窃,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络电信诈骗案。同年10月下旬,印度银行公布了一起盗用300多万张借记卡的高科技诈骗案。11月8日,印度意外宣布废除占据流通货币总值85%以上的法定货币,打击货币系统中存在的“高仿真度假钞”。

看来技术似乎不仅是投资者、研究人员、大企业和政府的防护工具,诈骗犯者也可能成为科技通。

无论是P2P融资公司,密码和身份信息失窃,智能手机和电脑受攻击,或是高仿真度假钞,高科技企业与服务商似乎总能为诈骗者提供犯罪契机。

社交媒体上的一个视频显示,通过扫描二维码从他人数字钱包中偷钱是多么容易。最近,广东的一位调查记者揭露了他从网上商店花700元购买一位同事个人信息的全过程。

在重庆彭水县,岑琼女士的智能手机丢失后被一名环卫工人捡到,后来环卫工人的儿子用这部手机从岑琼的支付宝账户里转出1万元。

不过,电子商务企业、银行、旅游行业、移动支付公司等仍然劝告人们要拥抱科技,好像无现金交易、电子商务和数字银行是治疗腐败和低效的灵丹妙药一样。

对消费者来说,商业与科技联姻会引发很大的麻烦。消费者早已不再是上帝,而易于诈骗的科学技术却会一直延续。

30年前每家中大型或超大型企业所服务的消费者数量之多在如今看来仍然令人难以置信。企业与消费者比例在电子商务时代变得更加不平衡。

双12网上购物节充分证明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贸易商是如何搭乘技术列车,将商品快速送往全球各地广大消费者手中。

因此,消费者服务变成了一种骗局,一种自发、无情、耗时、无效的骗局。人们在网上购物时,重点多放在看似大品牌商品的超低折扣和快速安全的配送。他们要的是省时又省钱——毕竟时间就是金钱,节省时间就是节省金钱。逻辑上是这样不假。

可是,还有一件事,如果你现在手里拿的是不合标准、毫无实用性的产品。你可以联系网上客服。这倒很简单,不过是动动手指的事情。

你在键盘敲入“刀具不锋利,很迟钝”。

对方回应:“您磨一磨就能用了”。

你很生气,要求“我要退款”。

对方再次回应:“那您需要先把刀具寄回来”。

如果买的这刀具价格还不足50元,您真能忍受得了复杂冗长的退货退款过程吗?如果您有这么多时间,为什么不去实体店,仔细检查产品质量后直接购买呢?

但是,向毫无戒心的顾客兜售低廉垃圾产品的网上无良商家和假币制造者则对这些科学技术感恩戴德,觉得相当得意。

科技并不总是造福人类——电子商务就是最好的证明。

你在网上买了一盒德国进口低脂牛奶。第二天没有发货,两天后你接到店家电话,说目前商品缺货,让你申请退款。你不得不拿出备用的小袋奶粉充当牛奶搭配早餐茶。几天后,你下了一个新订单。又没发货。这次你既没收到店家电话,也没有了备用小袋奶粉,最后不得不以黑咖啡勉强凑合。你还发现店家竟然还把这个进口牛奶“1升x12盒‘装的价格上调高。

云计算令基于算法的大数据分析变得简单。因此,如果你经常在网上购买某一商品,它的价格就可能会上升。这要归咎于商业与技术之间的关联,而非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缺。

 

(编译:张金瑶 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