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全球化治理让世界更美好

作者:Hans Boller-wu 来源:中国日报
2017-01-23 18:15:46

评论:全球化治理让世界更美好

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之变局,面临着空前的不确定性:美国新政府吵着要与前任政府决裂,却并未给出明确的新方向。欧洲大陆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分裂,各国间战略互信度走低,因此,在多数时候,焦头烂额的欧洲各国也无暇顾及,甚至不愿去关心更为广泛的全球问题。

但是,我们需要的正是共同努力,将目前无政府主义下的全球化领向全球合作的新格局。

对此,肩负重任的无疑是各大国,这些国家必须就脱贫、移民、气候变化和国家安全等世界性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此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造福人类。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共生是先于生存的。世界必须克服因各国将本国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全球分裂局面,团结起来,努力构建一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世界美好——不是再次,而是每一次——意味着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要共同团结努力,实现民众对和平与繁荣的美好向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形成更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还需对全球化体制进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进行调整,将人民币纳入其中,就是其中一步。不过,为复苏略显低迷的全球化进程,需要进行更多的改革。近来数月发生的种种表明,全球化进程并非不可逆转。它随时都可能遭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的破坏。

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需要再次努力,在自由贸易和投资方面,建立互惠互利的全球网络,促进经济进一步增长和繁荣。

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亚太自由贸易区计划都是努力举措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毅夫的提议,将国际储备货币由国家主权货币更换为超主权储备货币,如纸黄金,也是全球化体制改革的另一措施。林毅夫表示,之所以挑战目前储备货币制度,原因是多元化的主权储备货币可能导致国际经济体系不稳定,无法反映当前世界经济的结构。他认为,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能"规避以前主权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引发的内在矛盾"。当然,他也表示引入纸黄金还需配套建立新的国际条约和国际中央银行。

当然,现在前景最好的制度革新当属“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便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可以说是目前人类史上最全面广泛的一次尝试。

与致力于重建战后欧洲各国的马歇尔计划不同,“ 一带一路”倡议更具包容性,所有国家都能参与其中。它为中亚及非洲在内的全球经济增长与繁荣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促成了其战略出发点与落脚点的贯通。

要实现全球持久和平与繁荣的这个长远目标,需要不同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及其人民的共同努力,这恰好呼应了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典籍之一《尚书》中“协和万邦”的宗旨。

 

关于作者:

Hans Boller-wu,系瑞士Boller Wu基金会主任。

 

(编译:罗铃敏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