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老友相赠的古斯拉琴勾起老人对往事的回忆
央视网讯(记者 李文亮)翻看一本本珍藏的相册,抚摸着塞尔维亚老友赠送的古斯拉琴,74岁的老大使温西贵感慨万千,思绪仿佛飞到了数千公里外的贝尔格莱德。
贝尔格莱德百年“王府井大街”
在温西贵3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有20多个春秋在贝尔格莱德度过。
温大使在贝尔格莱德(图片由温西贵提供)
老人说,上世纪60年代,自己本来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俄语,因为国家需要,转学塞尔维亚语,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塞语人才。
1970年6月4日,温西贵从北京启程,辗转数地,历时一周,第一次踏上了贝尔格莱德的土地。
贝尔格莱德带给他的第一印象是“漂亮”。数十年过后,老人向记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温大使说,自己曾无数次站在“卡莱梅格丹”公园的旧城墙上(贝尔格莱德初建时的核心),看前南斯拉夫地区第一大河——萨瓦河从脚下流过,注入从小就向往的“蓝色多瑙河”。两河交汇处,数只白色游艇载着乘客顺多瑙河而下,去游览两岸的无限风光。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
萨瓦河
萨瓦河
在多瑙河和萨瓦河的夹角之间是新贝尔格莱德,有“萨瓦会议中心”、“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物。多瑙河和萨瓦河的右岸是贝尔格莱德的老城。当时的“城市步行街”米哈伊洛国王大街极为繁华,居民房屋都有百年历史,每到傍晚,游人如织,中国人习惯把这条街称为“王府井大街”。在那里,人们惬意地喝咖啡、玩耍、散步……
贝尔格莱德步行街美景
在“王府井大街”延伸线上,最显眼的建筑“贝尔格莱德女子”楼,因楼体黑色被中国人称为“黑大楼”,一层是百货商场,高层为公司办公,站在楼顶可以鸟瞰贝尔格莱德全景。
“贝尔格莱德女子”楼,因楼体黑色被中国人称为“黑大楼”。
当然,最令老人怀念的还是贝尔格莱德人。
热情似火的塞尔维亚朋友
温大使与“瓦尔特”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图片由温西贵提供)
与祖国远隔数千公里,温大使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陌生,因为周围市民都把中国人当作最好的朋友。
贝尔格莱德人给温西贵的印象是团结、坚毅、自尊、自信。这个曾经饱受战争创伤的民族,自主情结相当鲜明,每个塞尔维亚人的脸上会洋溢着欢笑。牢固的中塞友谊让他们对中国人非常热情,温西贵说“像一团火”。
提起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主人公“瓦尔特”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诺维奇,是塞尔维亚乃至前南斯拉夫最著名的演员之一。今年,83岁的“瓦尔特”因病逝世,温大使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情十分沉痛。
在贝尔格莱德期间,两人就相交甚多。日沃伊诺维奇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电影演员,同时也是塞尔维亚的知名政治人物。他是塞尔维亚社会党的议会议员,在竞选失败后,于2003年退出政坛。
日沃伊诺维奇与中国情缘深厚,曾先后到访过中国十多。2005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一期《电影传奇》,“瓦尔特”与许多知名演员前来参加,当时,已退休的温大使还帮着牵线搭桥。
数十年的异乡生活,温西贵与当地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退休多年之后,贝尔格莱德的朋友们与他仍保持着书信和电话往来;当年的房东布兰科大妈,去年还特意嘱咐到北京旅游的儿子上门拜访,并捎来亲手织的羊毛袜;曾经在塞尔维亚翻译出版《雷雨》的老师米拉,也万里迢迢托人给他带来礼物。
曾经的遗憾得以弥补
在贝尔格莱德与友好人士共渡春节(图片由温西贵提供)
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温大使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
温大使在塞尔维亚,一直致力于介绍中国的风土人情,推广优秀的中国文化,更特别支持一切有利于塞中友好的人和事。
在他的朋友中,有一位名叫尼古拉·拉多舍维奇的先生。拉多舍维奇长期热衷于促进两国友好往来,牵头创立了“南斯拉夫中国友好协会”,被誉为塞中“民间大使”。当时,喜爱孔子文化的拉多舍维奇奔走于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各个部门,希望将当时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所在街道命名为“孔子大街”。
拉多舍维奇还找到一名雕刻艺术家,自掏腰包,做好了3米多高的铜雕模子,想雕刻一座孔子头像,并将头像置于“孔子大街”。温大使和使馆工作人员为此也曾多次奔波、协调,但终因资金短缺和当时时局的动荡,未能促成此事。这成了老人离任时的一个遗憾。
好在今天,这样的遗憾即将得以弥补。
据悉,现在,塞尔维亚已经设立了两所孔子学院。塞尔维亚的镀金属工程师赶制的孔子铜像已基本完工。在习近平主席访塞期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所在街道将被贝尔格莱德市政府正式命名为“孔子大街”,并在大使馆旧址上建立中国文化中心,该中心的地址将定为“孔子大街一号”,大街附近的广场也将被命名为中塞友谊广场。
“两国人民就像亲戚朋友一样,常来常往,一定会越来越亲”,对习近平主席的这次出访,温大使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