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用“代秒族”抢购?当心个人信息泄露
“双11”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推出“秒杀”、“秒抢”等促销活动。上了一天班已没有足够精力在半夜守着电脑抢单,但又不想错过这么好的促销机会,怎么办?适应这一需求,电商平台上涌现出一些“代秒族”、“秒杀客”,专门提供秒抢服务。然而,在业内专家看来,这种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有违公平原则,而且更大的问题在于其中的信息安全隐患。
近日,记者在淘宝网上以“代秒”、“代拍”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多个相关商家。
这些商家页面上的代秒流程显示,消费者需要向其提供商品链接、开拍时间、淘宝账户和登录密码等信息,同时还注明消费者需配合代秒商家在指定时间内付款、逾期代拍费用不退等要求,并声称“拍中率达100%”、“账户交给我们绝对安全”、“不会变动账号的任何信息”。
记者通过搜索多家代秒商家页面发现,代秒价格分为5元、15元、100元等不同档次。至于销量,一些商家近期卖出了几十份甚至数百份订单。其中,服装、家电、演唱会门票等商品的代秒较多,也有部分商家的代秒业务涵盖了淘宝平台上的所有店铺和商品。
一位有过代秒经历的消费者说,选择代秒服务实在是因为没有精力去半夜抢单,而这些代秒商家的收费也还算合理,可以接受,也享受了一把“不那么累”的网络促销“狂欢”。
“老猎代拍”店主告诉记者,代拍的难易程度和商品的热门程度不同,价格也不同,而相较于平时,秒杀活动期间的代拍价格会有所上浮。
11月8日,记者再次搜索时发现,一些代秒店铺和商品已下架或转移。据业内人士透露,大平台打击这种代秒模式的力度相对较大,为此,不少想钻空牟利的“代秒族”就将生意转移到了其他小型垂直电商平台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与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表示,虽同为抢购,但代秒商家通过软件和人员辅助,抢购的速度和成功概率比普通消费者高出很多,这种团队化、系统化的操作,与黄牛购票行为非常相似。
这种代秒服务让网络促销节的实惠落在了少数人的手中。在业内专家看来,这属于不正当的“竞争”,有违公平原则,且商家从中牟利,不仅扰乱抢购秩序,这种人为更改消费需求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不仅如此,更大的问题在于其中的信息安全隐患。姚建芳指出,由于淘宝账号、登录密码关联支付宝、信用卡、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隐私信息,商家虽宣称保证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但也不排除其利用个人信息进行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可能性。
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李易说,也可能出现一些“潜伏”的诈骗集团以代秒业务等为诱饵,消费者主动提交个人信息后,可能会遭遇有针对性的电信网络诈骗。
阿里方面则回应表示,任何代理的服务都有信息泄露的风险。对于专门哄抢倒卖的黄牛等恶意行为,阿里已有专门的数据模型,可以识别并主动防控,维护商家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而对于高风险账号,淘宝会第一时间进行安全提示和密码修改提醒,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直至用户完成密码修改。
业内专家指出,实际上电商平台缩减“代秒”空间并不难,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优惠券发放机制,并建立监控体系和处罚机制以进行有效管理。李易认为,大型电商平台尤其要发挥其技术优势,加大打击力度,进行“反代秒”,通过监测IP、大数据侦查等方式判断并切断不正当的代秒操作。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并强化其对消费者的告知义务。
“消费者对待网络购物的心理应日渐成熟,保持理性。而相关监管部门应积极关注,对网络代秒等新现象作出相应规范。”姚建芳说,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电商法出台,但电商与实体消费关联紧密,也能运用现有的一些相关法律对其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