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专论·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论述
作者:肖君华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学习一直是影响“国运”的隐性杠杆。历史上,一些民族和国家迅速崛起,学习释放的正能量最耀眼最持久;还有一些民族和国家逐步沉沦乃至消亡,不善学习的教训最触目惊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以学习开局,大会结束后的第三天,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带头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加强学习托举中国梦。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大鲜明特色。
学习是我们党成长壮大的“秘密武器”
2013年3月1日,在庆祝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一个新论断: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这是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总结,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个重要秘密所在。纵览中国共产党党史,党的学习与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直同向、同行。在一些关键时期,党的学习对革命、建设和改革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历史地看,党的学习实现了五次重大创新和发展。
一是建党初期,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标志,党在“向谁学、学什么”的问题上找到了突破口。我们党是在学习吸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成立的,自成立起就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光辉旗帜,坚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党在学习上的第一次理论创新,与党相伴而生。从理论上看,它初步规定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使党的全部理论建构和发展有了正确方向和科学的逻辑起点。从实践来看,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起家、壮大,中国革命的面貌随之焕然一新,从根本上结束了中华儿女救亡图存找不到出路的历史,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一个积贫积弱的东方大国带领人民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伟大实践。
二是延安时期,以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为标志,在“怎么学”的问题上把学风摆在党的建设重要位置。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重大命题,在思想路线上对“左”倾教条主义给予了致命一击。在1941年5月召开的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这一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回答了在当时时代条件下全党应该“怎么学”的问题,拉开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序幕。在此历史阶段,党的学习理论的框架、立场和方法论基本奠定,是党的学习理论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三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为标志,全党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全新的学习革命。文革结束,百废待兴,邓小平号召全党来一次重新学习。正如他所言,“搞建设这件事情比我们过去熟悉的搞革命那件事情来说要困难一些,至少不比搞革命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全党还是小学生”。与延安时期的学习相比较,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学习蕴含了更多的国际要素,面临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遇到过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摸着石头过河”的学习路径,它在本质上是走自己的路,学习、吸收、再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学习理论的第三次创新发展,与中国道路的开辟密切关联。
四是以十七届四中全会为标志,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全党学习由“重视学习”向“学习型”转变。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信息革命深刻变革对全党学习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重大战略,这在世界政党之林中是第一次,具有首创和示范意义。随后,中央成立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学习型”与“学习”相比,内涵更深了、要求更高了。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一型”变成了“三型”。“三型政党”,学习先行,更加突显“学习型”之于党的建设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