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程

2016-05-25 16:35:02
见证历程

出差前,接到网站一同事电话:“晓蓉,报社30年社庆,你能给内刊《慧眼》写一篇文章吗?《慧眼》你熟悉吗?”

我瞧了瞧案头珍藏的《慧眼》创刊号,浮想起2005年,我满怀欣喜给当时的总编室主任周立递交《慧眼》各个栏目策划草案的情景,不禁一笑。

与《中国日报》同龄的我,从一个走出校门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经历媒体多种角色转换,并初步拥有媒介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的新闻从业者,我深深感谢中国日报这个国际化平台给我的磨砺与际遇。

外事办、公关资讯部、北京周末、特稿部、美国版、网站——8年间,我换了7个部门,从外联到公关、从采编到管理,如今,借调到网站,每当我从紫光大厦走向报社,最尴尬的就是领导同事们的询问:“你现在到底在哪?”

这话总让我觉得自己有点“不安分”,为此也曾默默伤心。部门换得那么勤,也难怪大家对我越来越陌生。而自己,更是越来越不好意思走进那美丽的阳光大厅。每当我失落的时候,唯一能够鼓舞我的就是一位师长的话,“一个真正的传媒人,要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而炼就这双慧眼,需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

三十而立,我很庆幸,在我30岁前,《中国日报》允许我一次次挑战和尝试,不断探知自我内心真正的需求。

外联:“外事无小事”

2004年,我被报社人力部门从一批入社记者中选去外事办从事外联工作,刚入部门报到,主任便教导我要遵守一系列外事服务基本规范。从总编辑出访各国驻华使领馆的行程,到社领导接见各外宾使团的座次,从报社各外专生日礼物的偏好,到各外媒对我方一些报道的询问,从陪报社各部门的中英文介绍,到陪同外宾参观时的突发事件,我都需要仔细及时地请示汇报,安排协调。这些工作,让我比一般记者更深刻地理解报社的各级架构。

一个23岁不谙世事的姑娘,便在磕磕碰碰中逐渐培养起的大局观和待人接物。这些,都在我后来与国内外政府和媒体组织机构洽谈合作时受益匪浅。

为了让20多个外专感受到报社的无微不至的温暖,2005年春节,我“上窜下跳”,联动了广告、发行、采编、后勤等多个部门,策划了一场200多人参加的中国日报圣诞Party, 好多员工的家属也被邀请去才艺表演,加上精心拉来的各部门赞助小礼品,参加活动的中外同事们开心不已。现在,每当收到当年那些外专的问候的Email, 想起那时亲手将广告部协助设计的Party 招贴海报在楼宇电梯墙贴得平平整整,感慨万千。

公关:“细节决定成败”

2005年6月,我被调到报社新成立的公关资讯部。当时,我们接过了在香港版的CEO圆桌论坛,转战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以企业社会责任、环保、能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众多国外500强企业关心的话题,开展了近30届的论坛。从实际调研策划、组织落实、总结反馈等环节中,我开始了解到公关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即会务实施和团队合作。永远忘不了团队在上海会前三天三夜不睡觉的紧张筹备,永远忘不了提前半个月只身前往宁波落实各项接待部署保证会务顺畅,永远忘不了每次会议结束后金发碧眼的CEO对我们的赞赏和鼓励。这个时期,我自学了很多公关和项目管理的知识,懂得了品牌对一个企业的意义。我们开启了每天挑选翻译《中国日报》重要新闻,输送给央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其他媒体的品牌推广方案。

我们更深知企业内部公关更为重要的道理。《慧眼》当时应运而生,我负责人物栏目,采写了一大批报社普通但有有着传奇经历的人。这让我深入地懂得了中国日报人——一群有着新闻职业操守和理想的国际传播人才。

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心、专业——是我在后来工作中一直要求自己的标准。

采编:“一枝一叶总关情”

2006年,我已算得上接触了两年的跨文化交流。作为一个英语专业毕业,渴望用英语准确表达,传播中国文化的新闻从业者,我申请回归采编部门“锻炼笔头”。当时的特稿部老师和外专手把手教我遣词造句。

在《北京周末》采写文化新闻,我发现了自己喜欢的领域,民族民间文化,也就是2003年以后被称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如发现金矿一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对一个个传承人和传承技艺的采访之中,并于2006年工作之余,去文化部直属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职攻读研究生,主修艺术学“非遗”方向。感谢特稿部的领导和同事,给予我学习期间的莫大支持和指导,使我在读研期间,还能理论联系实践,顺利完成采访和学习任务。

2007年8月,我幸运地被报社公派,去美国夏威夷大学访问学习。访问期间,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英文书籍——《北京绝活》。在总编辑肯定,报社前辈的后方支持下、这本小书具有一定品质,后来,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赞许和签名。

2008年回国后,我赶上了中国日报大力拓展海外业务的浪潮,被选调的刚刚成立的《美国版》,开始接触经济类、社会类的新闻采写。我的一些调查性采访获得社内的好新闻奖。这都培养了我对文化现象的综合思维和解读能力,启发了我对文化产业的关注方法。

2009年,我从中国艺术研究院毕业,成为国内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研究生,也拿到了报社采编的中级职称。

管理:“迎接全媒体时代”

在从事文化传播过程中,网站的新媒体和多媒体是对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文化的表达需要丰富和多元,视频、音频的记录有时候会比文字更进一步。而多媒体手段合成的文化产品,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2009年,我有幸被借调到网站,负责中国日报网和文化部合作的“中国文化网”项目,学会带领团队,以网络信息技术,搭建中外文化资源的交流平台,并为报社创造经济收益。对网络技术一无所知的我,在网站同仁的帮助下,快速成长。项目PPT策划、网络模板设计、技术后台编码,多媒体视频剪辑,视频访谈,流量统计,页面优化、网络推广等等都逐渐成为我日常工作语言。文化项目调研、策划、洽谈、执行、总结,我在忙忙碌碌中,享受一次次文化创意带给我和团队的快乐与充实。

看起来,8个年头,7个部门,很多同事或许会笑话我,“这丫头真能折腾!”可回头细想,其实每个岗位的“被选择”和“主动请缨”,恰好和中国日报社顺应国际传播趋势和跨越式发展轨迹紧密关联:2004年,入世刚3年,许多跨国企业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的政策和环境还存在一些疑虑,适时推出“中国日报总裁圆桌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帮助跨国企业熟悉国内市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百年梦圆,中国向世界展示其改革30年后取得的巨大变化,为了更好地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中国日报及时推出《美国版》,之后陆续推出《欧洲版》、《亚洲版》,我从特稿部抽调到《美国版》。2009年,伴随微博、移动互联网、手机电视的发端,第二轮互联网新技术浪潮之际,我来到了网站,开始多媒体传播的实践与学习。2010年,大力发展国家软实力,将文化作为支柱产业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我也幸运地参与到网站文化频道和中国文化网的构建和运营中,而且更为坚定地去做一个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的记录者和推动者。

有位哲学家说过,唯有不断试错才能理解成功,经历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美好的青春岁月,我觉得没有虚度。中国日报见证了我的勤奋与拼搏。

被遗忘的日子,我仍旧感恩。我见证了中国日报的大踏步向全媒体集团进军的光辉历程。

陈晓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