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笼罩在霾里的北京城。图片来源:东方IC |
如今,要逃离“伦敦雾”的笼罩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当然,我不是指1952年的那场伦敦大烟雾。64年前,黄色的硫磺烟雾笼罩了英国首都,伦敦五日不见日光,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最后烟雾被大风驱散。
最近一部效果华丽、不容错过的皇室题材电视剧《王冠》开播,伦敦最臭名昭著的黄色浓雾也在这部剧里露了脸。得益于这部剧,又有一代人了解到那个充斥着浓雾、紧缩政策和压抑的时代。
不过,先把这些放一边。更重要的是,一支由中国、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终于找出1952年大雾造成大规模人员死亡的原因。他们的研究由来自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曾就读于南京气象学院的气象科学家张人一主导,收集了从北京到西安的数据,这两个城市是中国的空气污染重镇。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1952年伦敦夺命雾事件发生时恰逢伦敦遭遇寒冷的无风天气。大雾中裹挟着主要由燃煤产生的污染物,蓄积在城市上空。这项研究通过在实验室重新制造烟雾准确地判断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如何变成致命的硫酸。新的研究结果发布在11末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科学家们发现中国的空气污染和伦敦雾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雾霾里悬浮在空气中的小微粒更多。
“在中国,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发电厂排放的。二氧化氮的来源是发电厂和汽车,而氨则来自化肥使用和汽车,”张人一在报告中说道。“有趣的是,伦敦的雾酸度很高,但中国的霾基本上是中性的。”他认为对大气化学的新认识能够推动中国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
“我们认为,这次的研究解开了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之谜,而且在如何提高空气质量上,给了中国一些启发。”张人一写道。
那我们来看看《王冠》里是怎么做的。
这是Netflix最新推出长篇巨制,从各方各面讲述英国王室的故事。为了吸引观众,电视剧对伊丽莎白女王早期登基的故事进行了一些艺术加工。在第四集里,每个伦敦人,从新登基的女王到日益衰老的时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都在与烟雾危机搏斗。
丘吉尔一直都鼓励煤炭的生产。在战后的几年里,燃煤的确是伦敦大部分地区室内供暖的唯一方式。剧中,他在解决长期污染问题上的无能威胁到他的政府。
个人而言,我对大雾的记忆还挺有童真的。我们这些孩子没有意识到,当时有多达10万人咳着去看急诊,多达1.2万人可能最后会死于污染带来的影响。对于我们来说它像是一场历险。
在民众还没有健康安全意识的日子里,我们还被允许出门,伸手看看在一片朦胧之下,我们的视线有多远。巴士站外会有人举起篝火,为街上唯一的汽车指路。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烟雾事件也标志着自1945年来的战时时代的结束。配给制两年后就会结束。货币和物资依旧紧缺。伤痕累累的内伦敦地区还残存着轰炸过后废墟。
但事情发生了变化。大烟雾时间最终促使国家采取行动解决城市污染问题。1956年,英国第一部《清洁空气法案》生效,原煤也最终禁止使用。
黄色的浓雾曾是查尔斯·狄更斯和阿瑟·柯南·道尔笔下文学作品中描述伦敦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如今它已成为远去的记忆。
最近,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我遇到《王冠》的制片人,他负责烟雾的特效。他问我,作为一名幸存者,我觉得剧里的烟雾特效弄的怎么样。
我告诉他:“剧里的雾还不够厚。”
关于作者
哈维·莫里斯(Harvey Morris),中国日报英国版的高级编辑顾问。
(编译:谭毓雯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