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赛百舸争流 十二团队最终晋级 2016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北京区复赛开战

作者:刘玄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11-07 15:46:43

中国日报11月7日电(记者 刘玄)提高车位利用率的小区停车对外开放实现方案,3D打印的盒式可装备式老年公寓,改变表面结构和材质、适合雾霾天使用的高效太阳能电池……这些环保、节能的创新作品,全部出自一群高中生和大学生。

日前,“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2016年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复赛正式启动。经历过激烈的初赛后,北京赛区58支队伍带着他们的最新作品,再次来到中国科技馆,角逐最后的决赛名额。

已成功举办了三届的创新大赛,本届依旧沿用“节能、环保、健康”三大主题,分设科普试验单元和创意作品单元。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比赛更加强调科普实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创新大赛百舸争流 十二团队最终晋级 2016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北京区复赛开战

“智能交通”命题比赛现场,选手利用手机,遥控装置完成比赛。

科普实验单元分设“智能交通、能源利用、安全保护”三大命题。在“智能交通”环节,选手们需要在不能目视赛道的情况下,使用手机遥控,利用传感技术、循迹功能等,操控装置完成比赛。在“能源利用”命题的赛场上,十架不同造型的逆风行驶装置逐一挑战40公斤的载重。在 “安全保护”命题比赛中,参赛选手们用铅笔芯粗细的桐木条及502胶水,现场设计制作出能够承受不同量级的移动及冲击荷载的桥梁模型。

创意作品单元鼓励学生从社会热点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华北电力大学的仰望星空团队针对雾霾等特殊天气下太阳能使用率低的问题,从仿生学的角度设计了一块高效太阳能板。据队员齐英男介绍,团队通过改造太阳能板的结构,增加减反增透的效果,使其表面能不断增加光的入射,也能提高它的自清洁性,进而提高效率。

创新大赛百舸争流 十二团队最终晋级 2016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北京区复赛开战

以”桥梁“为主题的线上游戏——“落桥明心”,让赛场内外共同体验造桥的乐趣。

徐文杰是山西交通技术学院桥梁专业的学生,此次他带来了为琼海海峡设计的跨海大桥方案。在他的设计中,跨海大桥可以通汽车、通火车,桥下还可以通航。节能方面,徐文杰在大桥两侧设计了多个风力发电扇,充分利用风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风对桥的损害。

“我也考虑到了桥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所以,我把桥墩设计成20米高,风扇直径也只有3米,这样气流就不会对海面产生负作用。”徐文杰向评委解释了他的作品在生态保护层面上的考虑。

来自北京四中的Spider men团队带来了他们的作品——吸附式爬墙机器人。这台只有两条“腿”的机器人有四个自由度,可以爬上爬下,也可以直行转弯。“虽然现在它还有一些不足,但我们希望在未来,这个机器人可以帮我们擦玻璃,也可以侦察情报。”凭借这个作品,Spider men团队顺利晋级。

很多参赛作品不仅存在于图纸和模型上,而是已经进入到生产和应用阶段。内蒙古工业大学“曦之光”团队正在为他们的“可用于土遗址博物馆的太阳能导光系统”联系厂商和试用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学生设计的校园快递垃圾回收站已经在工厂里批量生产;80辆宝马i3汽车使用了北方工业大学学生设计的“车辆共享系统”,志在解决社会车辆大量闲置利用率低、能源浪费和交通道路拥堵等问题。

最终,12支分别来自高中组和大学组的晋级团队,将在12月份与其他四个分赛区的优胜者,共同争夺最后的冠亚季军。

(编辑:潘一侨 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