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副总编辑孟令娟发言

2016-10-29 16:06:56
中国经济网副总编辑孟令娟发言
 
中国经济网副总编辑孟令娟发言(摄影:朱兴鑫)

中国日报网10月29日电(孙若男) 2016年10月29日,由中国日报网主办,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和广播协办的中俄网络媒体论坛暨中俄新媒体青年领袖峰会在广州市天河区召开。当日下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副总编辑伍刚主持下,中俄媒体代表围绕“中俄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与合作”展开热烈讨论。

以下是中国经济网副总编辑孟令娟的发言内容:

感谢伍总的介绍,大家好!我没有想到能在这里发言,和在座的不少媒体相比,中国经济网与国外媒体的合作起步较晚,大概不到3年的时间吧。我们在周边国家举办丝绸之路智库峰会,我们和外国媒体合作的节目在8个国家播出,包括国外传统电视台的日播节目,也包括与SPB TV这样的俄罗斯新媒体集团合作。

我是中国经济网国际媒体合作的一线人员,我说几个不成熟的看法,或者说是的目标吧。概括起来三个词,九个字-----个性化、矩阵化、资本化。

首先是个性化。相较于政治类、文化类题材,中国经济的报道更应该有讲个性的底气,即使是在我们的经济不太好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不等同于发达国家的经济,也不等同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只有把中国经济的个性讲清楚,把它的特点讲透彻,才是让大家了解、认识中国的大前提。当然我们近期的经济状况不太好,我们说要多讲正能量。我觉得讲个性、讲特点就是在讲正能量,让大家知道我们有着什么样的个性和什么样的特性,这就是梳理我们的情绪,梳理我们市场导向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而不是把很多外国的东西套过来,认为那就是标准,并且因为达不到标准而黯然神伤。

现在挂在我们嘴边的是中国声音、中国方案,未来可能就是中国决策了。一个还不发达的,人均还相对落后的经济体迟早要成为世界第一,要说话算数。作为中国的财经媒体人,我们一起做好准备,一起张扬个性吧。

第二,矩阵化。我还是围绕中国经济的报道说。今年初看到过这样一个数据,当时挺惊讶,里面说用英文报道中国企业最多的不是中国的媒体,而是彭博、路透和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企业最多的大陆媒体全年提及中国企业221次。这个统计只针对英文报道,不包括俄语、韩语等非通用语种。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矩阵化的必要性。中国经济网不止于与外国媒体的合作,而是要有矩阵化的产品和依托。比如中国经济网视频节目衍生出的音频产品也非常希望与俄罗斯的媒体合作;我们所依托的智库网的架构也逐渐是中外结合的。现在与原生态媒体同台竞技的是包括像经济学人、NAVER这样的有着媒体外衣的智库和技术公司,矩阵化是我们寻找解决方案的关键思路之一。

最后简单说下第三条,资本化。可能是经济报道最直接接触市场,虽然中国经济网与国外媒体的合作不到3年,但现在已经有外方资本寻求与我们的合作了。资本天生的敏锐嗅觉使他们关注和希望孵化的永远是中国经济网最有潜质的业务。

个性化、矩阵化、资本化是我参与中国经济网3年国际媒体合作的一点体会。从中,我们经历磨难,又收获成长。

感谢大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