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评论:拯救我们共乘之舟 难民和移民问题全球响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9-20 14:05:04

中国日报9月20日电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9月16日发表了题为《拯救我们共乘之舟:难民和移民问题全球响应》的文章。全文如下:

在全球议程上,恐怕没有任何问题比难民和移民问题更容易被哗众取宠的煽动者操控。划分出“我们”以别于“他们”,这是一个亘古有之的抱团手段,却难免不负责任之嫌。在历史上曾一再有人利用这一手段图谋危险的一己之利,掩盖我们共同的人性。如今的不同之处在于,移民人数之多史无前例,而在当今时代,对事态情节的描述会以疯狂的速度传播,因此我们也看到仇外心理在上升,往往爆发成暴力。

本周的联合国难民和移民问题首脑会议可谓挽狂澜于即倒的一大突破。在关于这一问题的辩论中,尖锐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世界各国政府则以审慎的语调加以回应,若有关承诺得以履行,这种回应则会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次首脑会议标志着各国最高层领导人首次为讨论难民和移民问题聚集一堂。会议将通过一份具有突破性的共识协议:《纽约宣言》。毫不夸张地说,此份文件为纽约增添荣耀,因为纽约以其充满活力的多样性著称,而耸立于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便是最好的象征。最重要的是,《宣言》为在维护我们最珍视的价值观的同时解决移民难题,提出了一个原则的且务实的方法。

其成败与否关系重大。世界上有2.44亿移民。现有超过6500万人被迫流离失所。其中半数是儿童。逃命的难民在寻求安全途中往往冒着严重的危险。而当他们到达时,许多人又会遭到歧视,甚至拘留。在颠沛流离的世界里他们面临重重困难,往往须行至更远的地方寻求安全和稳定。可是,合法的途径少之又少,不择手段的走私者又每每乘人之危,收取高昂费用,而换取到的却是一个凶多吉少的逃脱机会。

如今的战争持续时间更长,难民越来越难以返回家园——流离失所的状况有时会跨代持续。而与普遍的印象恰恰相反,绝大多数难民并不在富裕国家;86%是在发展中国家。收容难民的贫穷国家获得的帮助远远不足。去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呼吁实收的资金仅勉强超过其请求数额的一半。

安置方案也是杯水车薪。2015年有近百万人被认定需要安置,但仅有10万多人实际获得安置。

挑战是巨大的——但我们不应忘记预期的效益。假以正确的方法,难民和移民能够为他们的收容社会和本国都带来惠益。这一积极的价值已有资料充分证明,不应在辩论中缺失。

《纽约宣言》的大背景是,国际上正在进行新的和雄心勃勃的努力,旨在改善人们常住地的条件,这样他们才不会被迫离开家园。这方面工作的核心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即我们在健康的地球上实现和平与繁荣的全球计划。我们也在推动防止和解决冲突——以及在战火平息后保持和平。

此次首脑会议将听取那些直接受影响的人的证言。我特别期待再次见到一位上月在里约奥运会上首次谋面的非凡年青女士。

她叫尤丝拉·马尔迪尼,是叙利亚人——但她代表新设的难民队参赛,这支代表队中的运动员与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的其他人一样,都是被迫背井离乡。

而在参加游泳赛事奋力拼搏之前,尤丝拉曾奋力挽救生命。

去年,她乘坐一只拥挤不堪的船离开了叙利亚。当船的发动机失灵时,她纵身跃入爱琴海,同这群难民中其他几个会游泳的人一道推着船向前游。经过千辛万苦的三个小时,才终于抵岸。他们抵达时已筋疲力尽——但却证明了人类团结的力量可将我们渡到安全的彼岸。

人类共乘一舟,存亡与共。而煽动恐惧,指责“他”人或将少数群体作为替罪羊,只会增加所有人的危险。

明智的领导人都懂得,我们应竭力挽救每个人,让每个人做出最佳贡献,并让我们共乘之舟驶往我们共同的目的地:那是一个人人享有机会和尊严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