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G20主席国和全球化的未来

作者:格雷戈里·秦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9-02 17:01:17

评论:G20主席国和全球化的未来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二十国峰会(G20)中扮演的角色不断演化。中国在静观其他经济体主办了5年的G20峰会之后,终于在2014年提出主办申请,并成为2016年G20峰会的主席国。然而中国如今才主办G20峰会,是否对于实现全球化议程来说为时过晚?

早在2008年秋,全球金融体系面临全盘崩溃,中国主动站了出来,与其他经济大国一道在2008年11月于华盛顿举办的G20峰会上以及2009年4月于伦敦举办的G20峰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中国努力稳定全球经济,传统大国却未与之共担责任。

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互协调,向全球金融市场发送正确信号。然而当2009年金融市场重新建立起秩序之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却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七国集团(G7)试图恢复自身的全球影响力,重回全球体系的顶点,即便当时中国主动放弃在G20峰会上起主导作用。

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倾向于建立一个新组织——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该集团由于2011年南非的加入成为了金砖五国。

中国通过东盟“10+3”(ASEAN+3)(中国,韩国,日本后来加入)机制,将外交重心转向了巩固亚洲区域性合作机制。直到2010年11月,G20峰会在首尔举办才打破了由七国或八国集团举办G20峰会的主导模式。

在此期间,中国一直静观其他国家争先恐后地主办G20峰会。直到近来,中国领导人将G20峰会视为一场特设的非正式会议,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危机治理的有效平台。而G20峰会也在后来召开的会议中努力证明自身的附加价值。

中国作为今年G20峰会的东道主,致力于为全球经济创造新的增长来源、抵挡主要经济体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并将G20峰会升级成为一个全球治理的平台。

我们祝愿今年在中国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成功,但若指望本届会议能够拯救全球化,可能为时过晚。

民粹主义(populism)和保护主义在发达经济体中抬头,一大批只关注国内、不满于社会经济状况的英国人做出了脱欧的决定,这些最新迹象都表明目前的全球化议程已经不再拥有广泛的群众支持,尤其是当前全球化进程还伴随着金融界的动荡和不稳定。

那么,中国作为今年G20峰会的主席国和主办方又当如何呢?为了抵挡保护主义,中国该寻求谁的帮助?更不用说该如何促进全球经济开放和推动一体化议程。

除了印度,中国的其他金砖国家伙伴正处于恢复和重新建立稳定秩序的阶段。亚洲经济增长保持稳定,然而二十国集团中亚洲成员国之间并不能形成联盟,尤其是因为日本一向反对由中国主导的努力,并对G20持严重怀疑态度。

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放缓,但依旧保持着稳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最重视推动全球开放和一体化的组织。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中国担任G20峰会主席国之时,之前的全球化议程已行将结束。放眼世界,许多人认为,全球化已经弊大于利,这不仅是感觉也是事实。

新的全球经济议程亟待确立。倘若中国能提出并鼎力支持新的全球愿景和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便能取得成功。

关于作者:格雷戈里·秦(Gregory Chin),加拿大约克大学政治经济学副教授。雨果·多布森(Hugo Dobson),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日本国际关系学教授。

译者:彭瑶 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