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中印表现大有不同

作者:Gautaman Bhaskaran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8-26 16:47:11

本届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共获得70枚奖牌,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印度只获得了两枚奖牌,少得可怜。究其原因,可概括成一句话:中印对体育的态度大不相同。

尽管中国在奖牌榜名列第三,人们还是会讨论为什么中国没能超过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88枚奖牌。相反,印度却欣喜若狂,为其羽毛球银牌得主辛德胡和摔跤铜牌得主萨克什-马力克颁发了巨额奖金及最高级国家奖项。错失铜牌的体操运动员迪帕-卡尔马卡尔和射击运动员拉伊也受到了奖励。拉伊在过去两年里获得了多枚金牌和银牌,可在里约奥运会却上一无所获。

中国和印度同为人口大国,也是发展最快的两大经济体,但是仅此而已。中印两国对待体育的态度大有不同。

印度父母不太把体育运动当回事儿。与中国不同,印度人认为运动(可能除了板球之外)只是一种消遣,而不能成为一种职业,而且倾向于让他们的孩子从事比较赚钱的行业,比如医学、工程或信息技术。相反,中国的许多孩子,哪怕只有三四岁,也会受到严格的训练,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一些人可能认为这种刻板的生活对儿童来说过于残酷,但是,正如其他任何职业任何领域,运动也需要付出汗水、做出牺牲。不过,在这方面,印度人还未做好准备。

与中国相比,印度的体育设施和基础设计建设同样令人感到悲哀。

哪怕是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印度最大的电视新闻台新德里电视台(NDTV)播出了一个节目,讲述印度北部的孩子们如何练习游泳:由于附近政府修建的体育设施不对外开放,他们不得不在泥泞的水里游泳,水里还有蛇和蜥蜴。

腐败和裙带关系让政府对此保持冷漠,这些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导致在为奥运会和联邦运动会选拔选手的时候,选出的运动员都不符合要求。

所以,当布迪亚-辛格这样稀有的人才出现时,他的梦想就被扼杀了。2006年,在辛格还不到五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马拉松运动员。他的教练达斯满怀希望,认为他将成为在奥运会为印度拿下首金的选手。但是,由于儿童福利官员嫉妒达斯显赫的名声,据称他指控达斯对辛格非常残暴,禁止辛格再进行跑步训练。很快,达斯遭枪杀去世。如今,辛格14岁了,在一所公立寄宿学校上学,萎靡不振,并称他在学校的比赛中都拿不了第一。

这个教训就很明确了。如果你想让孩子联系体育,那么就要从孩子抓起——就像中国这样。

贫困造成了印度悲惨的体育现状。许多运动员出身贫困,同时缺乏政府的支持,缺乏参加国际比赛的能力。他们买不起营养丰富的食品,更别提花钱参加专业的训练了。

印度一些极为贫困的人们都是当地土著。他们体魄强健,耐力持久。他们是适合在户外生活的人。如果他们有合理的饮食、能拿到报酬、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能得到政府的鼓励,他们将成为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宗教分化和种姓偏见严重,这些土著处于社会等级的最底端,人们避之不及。

简言之,中国以军事化般精细的态度对待体育运动,而印度则被官僚的作风和无能的组织机构所束缚。

怪不得在这些无法逾越的困难面前,即使是最为出色的个人才华也消磨殆尽。

要想把像辛格这样的人才变成世界冠军,还需要像中国这样的国家。

关于作者:Gautaman Bhaskaran,印度作家、影评人

译者:张安莹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