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全国白领45人竞争一个岗位,民营小微企业助推薪酬上升

作者:苏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7-04 19:25:34

中国日报7月4日电(记者 苏舟)最新就业市场报告显示,第二季度白领就业市场竞争指数有所下降。相对于第一季度全国平均48人竞争一个岗位,第二季度仅有45人。

人力资源公司智联招聘于7月4日发布2016年夏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通过监测全站在线数据,报告发现,2016年夏季,全国人才供需竞争指数(供需竞争指数=收到的简历投递量/发布的职位数量)为45.1,这意味着从全国范围看,平均一个职位收到了45份简历。

智联招聘分析,第二季度求职市场竞争情况缓解的背后是“淡季效应”。春节过后是传统跳槽旺季,大多数有跳槽计划的白领已经在第一季度完成跳槽。同时大量应届毕业生也基本在第一季度确定了走出校园后的第一份工作。这些效应的叠加导致了第二季度的简历投递量比第一季度略有下降,所以竞争指数出现回落。

报告:全国白领45人竞争一个岗位,民营小微企业助推薪酬上升

各城市竞争指数排行榜:北京重归榜首,一线城市竞争整体加剧

从不同城市的竞争指数来看,2016年第二季度北京的竞争指数在智联招聘监测的34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竞争指数高达74.2,相对第一季度竞争指数的绝对值68.5上升明显。

成都的竞争指数为69,相对第一季度指数73.5有所下降,排名滑落至第二位。沈阳以68.9的竞争指数依然排名第三位。

2016年夏季传统一线城市的竞争情况整体加剧。其中广州的竞争指数排名由春季的第16位升至第11位,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夏季求职竞争指数排名均位列前10,并且排名靠前。这一数据表明,在我国“调结构、去产能”等宏观政策的影响下,传统一线城市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依旧最大,提供的职位机会也最多,这直接导致了传统一线城市就业竞争情况的激烈化。

此外,成都、沈阳、天津、西安、大连、苏州、重庆等新一线城市的职位竞争指数排名依旧处于前10,这表明了新一线城市对人才保持了较高的吸引力,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新一线城市。但在经济发展方面,新一线城市与传统一线城市相比依旧存在差距,对人才的消化吸收能力尚有不足,因此导致求职竞争情况比较激烈。而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受到区域经济恢复不理想的影响,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导致竞争压力较大。

竞争指数排名位列最后三位的城市分别为佛山、南宁和宁波,其次是东莞、南昌、厦门和福州,这些城市的竞争指数均低于20,整体的职位竞争情况相对缓和。这是因为竞争指数一方面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比如南宁、南昌;另一方面受到城市地理位置的影响,比如佛山、东莞、宁波等类似于卫星城的城市,即使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好,但光芒被一线城市所掩盖,因此人才流入较少,职位竞争也不太激烈。

国企依然最受青睐,小微企业职位竞争较为缓和

2016年夏季不同性质企业的竞争指数差异较大,从数据来看求职者对国企、上市公司和外企的青睐程度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对民企和事业单位的兴趣不太高。

具体从竞争指数可以看到,2016年夏季求职期国企竞争指数为55.8,其次是上市公司,竞争指数均为54,外商独资企业以51.4的竞争指数排在第三位。民营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竞争情况相对较弱,竞争指数分别为43.1和39.3。

虽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国企和外企的风头不如以往,但从就业市场整体来看,求职者依然对国企和外企保持较高的兴趣,发展较好的上市公司也吸引了较多的求职者。民营企业数量庞大,发展良莠不齐,招聘岗位数量众多,因此人才供需的矛盾并不突出,竞争指数相对也较低。

对比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指数可以发现,除了10000人以上的超大型企业之外,企业规模与求职竞争指数之间表现出正向相关的关系,企业规模越大,职位竞争越激烈。具体来看,1000-9999人规模大中型企业的竞争指数最高,为54.1,其次为500-999人的企业,职位竞争指数为50.5;20-99人规模的小型企业,竞争指数为39,20人以下规模的微型企业,竞争指数仅为28.6。

超大型企业由于规模巨大,在遭遇了互联网快速发展、整体经济态势下滑的情况下,企业发展速度相对放缓,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下降,对人才的需求也较低,因此竞争指数相对不太高。小型和微型企业的雇主品牌积累时间较短,发展不太稳定,加上知名度较低,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低,竞争也不太激烈。而大中型企业在雇主品牌、薪酬福利体系、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相对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竞争最激烈。

全国平均薪酬7233元,北京平均薪资最高

智联招聘2016年夏季在线数据显示,全国34个主要城市的在线职位平均薪酬为7233元,相对上一季度全国7018元的平均薪酬,略有增长。

从各个城市平均薪酬水平来看,北京以9240元的月薪夺回全国主要城市平均薪酬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上海以8962元的平均薪酬排名第二。深圳依然位居第三,平均薪酬为8315元。广州和杭州分别以7409元、7330元位居第四和第五。总体来看,薪酬水平排名前五位的城市依然由北上广深杭牢牢占据,且整体的薪酬水平也有所提升。

从城市发展来看,北上广深作为一线城市以及区域经济中心,薪酬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而杭州得益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薪酬水平也比较高。薪酬水平进入全国前十的城市,基本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沈阳、哈尔滨、长春作为东北三省省会,其薪酬水平在34个城市中排名靠后,尤其是哈尔滨和长春,排在最后两位,继续反映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困局。

延伸阅读:

1.2016年夏季求职期十大高薪行业

报告:全国白领45人竞争一个岗位,民营小微企业助推薪酬上升

2.不同性质企业2016年夏季求职期平均薪酬

报告:全国白领45人竞争一个岗位,民营小微企业助推薪酬上升

3.2016年夏季求职期需求最多的十大行业

报告:全国白领45人竞争一个岗位,民营小微企业助推薪酬上升

4. 2016年夏季全国竞争最激烈的十个行业

报告:全国白领45人竞争一个岗位,民营小微企业助推薪酬上升

5.2016年夏季全国竞争指数最低的十个行业

报告:全国白领45人竞争一个岗位,民营小微企业助推薪酬上升

(编辑:沈洋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