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7月1日电(记者 徐伟)供港生鲜正式进入内地市场销售,全国首店7月1日在北京正式开门营业,未来将有更多的内地居民购买到供港高标准监管体系的生鲜食品。
据悉,供港生鲜是指从内地专门为港澳提供鲜活冷冻食品,至今已经历经54年历程,建立了一套规范的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保障规范。近来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支持下,供港生鲜企业和产品按照同线同标要求回归内地。
据中国国际贸易协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主任许京介绍,根据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国际品牌管理中心建设供港生鲜公共采购平台,并在国家认监委注册部及广东省检验检疫局的支持配合下,赴广东等地对出口企业开始了系统的调研工作,针对出口优质产品回归难的诸多问题,中心提出以供港生鲜为突破点,通过“一个识别符号加双复制”的供港交易平台模式,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回应。
许京表示,供港生鲜的回归,也是中国消费者权益的回归,从此中国的优质生鲜产品不止外销,将更多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通过供港生鲜,真正实现内地生鲜市场的品质升级。供港生鲜之所以成为品质的代名词,是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精益求精的产品要求。
“以供港鸡为例,为追求更好的口感,供港鸡养殖时间必须在90天以上,甚至能达到150天,而普通鸡养殖时间为45天。为保障口感,供港鸡必须‘保持身材’,体重只能在1.2-1.5公斤才能被选中。供港猪对体重也有明确要求,必须保证在90-100公斤间而且肥肉的部分不能超过2公分。供应端近乎严苛的做法,都是为了保障产品能有更好的口感,”许京表示。
据悉,目前供港生鲜全国首店囊括蔬果、肉禽、粮油等二十多个品类近500种产品,基本可一站式满足家庭所需。
据悉,客观上供港标准与内地QS标准总体差异并不大,供港产品之所以长期保持99.999%合格率,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强大、持续、有公共财政保障的监管体系。供港交易平台将复制供港监管体系,在保持同样监管力度下,产品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商品采购原则,充分尊重消费者选择更好的权利。
许京表示,为保障“好孩子不变坏”,企业仍能按照供港生鲜的品质生产,项目成立由专家、消费者、媒体、检测机构四类人群组成监管委员会,通过“双随机”即人员随机、地点随机,组织“飞行检查”,突击查看供港企业生产情况。
据悉,为让全国更多地区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供港生鲜,未来供港神仙项目将以点带面,实现区域发展布局,2016年10月1日前,以北京、广东等地为主线,达成对一线城市的重点销售。2017年,完成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网络覆盖,让更多的城市消费者受益。
(编辑:严玉洁 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