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洗衣液引发的种族歧视风波

作者:周黎明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6-09 08:23:17

周黎明:洗衣液引发的种族歧视风波

中国的一则洗衣液广告备受争议,引发了一场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俏比洗衣溶珠发布了一则商业广告,广告中一名年轻黑人男子被塞进一台洗衣机,随后从洗衣机里出现了一个皮肤白皙的亚洲男子,这类中性面孔代表了中国当代男性美的标准。

这则广告一经播出便遭到网友的疯狂转发,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俏比”所属的上海雷尚化妆品有限公司向那些被冒犯的非裔人群表示了歉意。

如果在西方国家,这则广告根本无法通过销售部门的审核,更别说在视屏网站流传了。

广告对种族的漠视让人震惊,而广告所折射出的潜台词则更有深意。简单地说,与其说是恶意,不如说是一种忽视。

如果以广告商的眼光来看,可能还会为这种创意而暗自得意。“我们的洗衣液强大到能洗白你的肤色”,然后以此为卖点进行推销。

一般的洗衣液广告都是先出现一件脏衣服,然后展示用洗衣机洗过之后,衣服干净如新。

的确,大家都觉得洗白肤色这件事儿太夸张,不过以此为卖点推销产品会不会更有趣、更有效呢?

我不认为广告商将肤色黑与脏联系在一起,至少不是有意而为。多年以来,中国有一则牙膏广告也采用了黑人形象。尽管这个产品只是牌子叫“黑人”,却依然引发了老外的不安。

不论有心还是无意,中国人更愿意把黑人形象想象得更为有趣。只不过我们目前还没能对一切种族一视同仁。

然而,肤色黑的确与社会地位低有所关联。过去,体力劳动者不得不在户外作业。所以,肤色被晒得越黑,说明这个人所处的环境越恶劣。

即使在当下的健身热潮里,一个肤色偏黑的中国年轻人依然会面临这个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的总编导陈晓卿总是遭到朋友的调侃,“我以为我碰到了一个非洲人”,或者“这儿太黑了,你站这儿我都看不见。”

如果女性肤色黝黑,朋友和邻里并不会取笑她,只会认为她有某种缺陷,替姑娘感到惋惜。

我曾见过一些肤色健康的华裔美国女孩儿去中国探亲,亲戚看到她们总是显得很吃惊。

中国所有的女性化妆品都是为了让女性变白变美。我敢花重金打赌,女性美黑沙龙如果开在中国,一定会成为笑柄。

在中国人眼中,比起种族,肤色更像是阶层的象征。

多数中国人几乎不会与其它种族的人群接触,尤其是黑人,他们似乎并不了解如何正确应对肤色问题。

不过,对于在部分国人心中扎根已久的种族歧视问题,我并非要找理由开脱。

很多年前,我听说中国的一所语言学校拒绝招收黑人英语老师。校方宁愿接收会说英文的俄罗斯人,尽管这些人带有口音,而英语本土人士在其它方面都更胜一筹。

校领导解释说,家长坚持要遵循“只要白人老师”的政策。

又比如最新一部《星球大战》电影的中国版海报。黑人主角神秘地从主演群体中消失了,直到人们提出抗议,海报才又将他加了上去。

提出这个想法的初衷或许是,把一个不知名的黑人演员放在海报中间,并不能吸引中国观众。

所以说,像第一位黑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好莱坞影星丹泽尔·华盛顿和摩根·弗里曼这样的标志性人物,对于重塑公众认知起到了强有力的作用。他们能打破根植于部分国人心中的歧视观念。

虽然中国有56个民族,可我们的少数民族大多没有明显的外部特征。有时,只有看到姓名才知道谁不是汉族。因此,我们的种族敏感度远不及美国人强。

我曾与一位华裔美国剧作家讨论《黄色面孔》这部话剧。这位剧作家长期以来一直反对传统的选角方式。

我问道:“为什么这些黄色面孔没有冒犯到中国人?”他说:“数十年来,我们都是把演员的脸涂白,充当白种人。我们请不起白人演员。”

好莱坞早期的亚洲人形象通常都是漫画人物,同样,中国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白人演员和黑人演员也都是荧幕形象。这些虚构的角色将某些夸张的形象固定化。

而忽视是问题的根源。

除非长期与各个种族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否则就容易过早地形成一种偏见,如果你是制片人,你就会在荧幕上不断塑造这种带有偏见色彩的角色,并且不断强化这种成见。

2011年,CNN发布了一篇名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的文章。其中多数是亚洲食物,比如中国的传统小吃——皮蛋。

这篇文章广受争议,CNN最终声明,“对于本文无意造成的任何冒犯,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如果将这篇文章更名为《多数西方人眼中的“恶心”食物》,行文不那么咄咄逼人,并且增添一些幽默感,或许并不会引发争议。反而还能侧面提醒中国人,不要用这些地方小吃款待外国友人。

不过我猜想,文章的编辑大概是忘了CNN是一家全球性的新闻机构,并非亚特兰大市的地方新闻机构。

同样,“俏比”也忽略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的事实。俏比洗衣液的广告或许并没有针对非裔群体,可它的销售市场已经延伸到了国门以外。

因此,俏比的团队应该邀请跨文化专家一同审核广告创意,至少参考一下黑人的意见,因为国人总是拿黑人群体开不合时宜的玩笑。

 

关于作者:

周黎明,中国日报专栏作家。

 

(编译:兰欣 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