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没必要对亚洲经济增速减缓持悲观态度

作者:庄巨忠、加内山•维格纳拉杰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6-07 09:29:18

评论:没必要对亚洲经济增速减缓持悲观态度

2015年9月,一名送披萨的快递员在一家披萨餐厅外等待订单。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服务模式(包括外卖配送),这有利于调动分散的劳动力。 

尽管全球经济是否陷入长期停滞仍然是一个有争议性的假设,但不应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政策持过度悲观态度。虽然这些国家经济增速减缓,但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过去五年,亚洲经济年均增长6.5%,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相比之下,在同一时期,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为3.4%,而发达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仅有1.6%。

没错,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明显减缓的趋势。从2000年至201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7.6%。今明两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预计将降至5.7%。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经济增长将呈现长期下降趋势。

金融危机相关因素是经济增速减缓的部分原因。全球需求疲软导致亚洲开放经济体(包括与全球价值链联系紧密的经济体)出口额减少。此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增长减缓,因此,全球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商品出口国(包括许多中亚国家在内)经济增长受到制约。

此外,还有些结构因素。亚洲开发银行最新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在那之前的七年时间里,亚洲发展中国家潜在经济年均增长(稳定通胀可保证相应的经济增长)为7.4%,然而,在金融危机结束之后的七年时间里,亚洲发展中国家潜在经济年均增长率降至7.1%,原因在于,劳动力人口(据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增速下滑以及劳动生产率增长下降。

实际上,如今,当我们观察亚洲经济体时,会发现以下几个乐观理由:

第一,尽管中国经济增长可能继续减缓,但这一趋势却是平缓的。维持中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关键在于,为弥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造成的影响,应更加重视创新和产业升级,以保证生产率稳定增长,这是中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的重中之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由严重依赖制造业出口和投资转向依靠国内消费和服务业,这个转变将平衡经济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相比较,亚行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为6.5%。

第二,亚洲其它经济体从改革中获益,因此,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依旧保持强劲态势。一段时间以后,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多个经济增长中心的推动下实现经济增长。例如,印度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大经济体,它在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取得了相对发展优势。目前,印度正在试图推动制造业发展,并计划通过“印度制造”战略与全球价值链相对接。同样,印度尼西亚也正在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局面朝着推动制造业发展转变。此外,柬埔寨、老挝、缅甸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在7%至8%间浮动,这些国家将继续追赶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其它成员国。

此外,中国渐渐不再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经济,而是更加注重中产阶级对高质量消费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中国经济结构转变为其它经济体创造了新的机遇。

第三,亚洲地区经济体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并为减少金融脆弱性采取了相应措施,增强了在遭受外部冲击时的恢复力。所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都有所改善,与此同时,相关当局强化落实了宏观稳定性政策,并且加大了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最后一点,许多亚洲国家在贸易投资领域、宏观经济管理和公共财政、金融监管以及公共部门治理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将为资源有效配置扫除障碍,提高技术管理效率,加强经济体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并为规模更大的私人投资和创新活动奠定坚实基础。近几十年里,结构性改革提出了许多约束机制,这些改革一直是促进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未来几年里也将如此。

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持过分悲观的态度是不恰当的。通过改革和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亚洲有能力且将继续带动全球经济增长。

关于作者:

庄巨忠,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副局长;

加内山•维格纳拉杰(Ganeshan Wignaraja),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顾问。

 

(编译:杜馨乐 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