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公私合营模式有助“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作者:和经纬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5-20 16:27:11

评论:公私合营模式有助“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2015年3月3日,志愿者和空巢老人在河北省邯郸市一起包元宵 

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创历史新高。截止2015年底,60周岁以上人口超过2.2亿,约占国家总人口的16%,到2030年该数据有望增至25%。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人口预计将增至5亿,超过美国总人口数量。

由于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人们对生育的社会价值观有所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延长了平均寿命,因此,人口出生率出现下滑,进而导致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服务体系产生了深远且重大的影响。

日本、韩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在出现人口老龄化之前,国家经济都足够富足,而中国经济状况则不然。中国家庭收入的地区性差异和城乡差距加重了国家经济负担。

中国是一个儒家社会,依照中国传统养老模式,赡养老人需要依靠子女和家庭共同完成。然而,不幸的是,如今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原因在于,中国大多家庭是4-2-1模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且退休父母与上班儿女的空间距离拉大。更糟糕的是,老人们不仅患急性病症需要住院治疗,他们还会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如老年痴呆、中风、骨质疏松等,而患有这些疾病的老人更需要得到长期护理,且护理期间需要耗费大量资源。

在中国,老年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而服务供给却能力有限,两者形成巨大反差。

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仅能给每1000名老年人提供2.1个养老院床位,这一数据比国际上给中低收入国家设定的标准还要低。如今,中国约有3万家养老机构注册登记了580万个床位,这表明养老机构床位十分紧张,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由此可见,中国的养老服务尚处在起步阶段。尽管政府资助设立养老院,但中国的养老服务依旧处于较低水平。更重要的是,人们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才能获得一个床位,这如同中彩票一样艰难。

老年人专用设施正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兴起,但由于使用这些设施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导致绝大部分老年人没法儿享用这些专用设施。此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威望不高,通常情况下,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还缺乏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培训。

然而,上述挑战也蕴藏着无限商机。“银发市场”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有望在中国繁荣发展。一些智库估测,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老年用品消费能力将达到10万亿元,并且以每年17%的增长率递增。据某项政府报告预计,“银发市场”价值4万亿元。然而,由于缺乏政策框架支持,资源又相对有限,因此,银发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阻碍。近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重要政策举措。

例如,民政部和商务部于2014年宣布,老年设施服务产业将对私人投资开放,目的是期望国际投资可以填补融资缺口,并促进交付系统的发展。政府每月会给每个床位提供300元至500元的养老设施补贴。财政资源的注入有效维持了养老机构薄利运营。

老年服务业资源不足的现象不只在中国发生,其它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状况。从国际经验来看,公私合营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式。与此同时,社会对养老服务有着巨大的需求,且政府和私营机构拥有各自的优缺点,鉴于这两点,政府和私营机构在提供资金和养老服务上能够发挥良好的互补作用。

例如,除了一般财政收入给予的公共设施补贴外,更多针对性的补贴将投入到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员工培训和专门设施运营等方面。此外,老年人使用服务设施的关键阻碍在于,使用成本太高而支付能力不足,因此降低了使用率和经营效率。一个有效减少阻碍的方式则是,根据经济能力不同,给老年人发放代金券,如此一来,老年人可以直接获得老年设施服务。在香港,类似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老年人减少了经济障碍。

养老服务包含了一系列服务领域,包括正规的家庭护理、在地老化社区服务、慢性疾病老年患者的长期护理等。尤其是在中国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存在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公共和私人设施在巨大且多层次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关于作者:

和经纬,香港教育学院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助理教授。

 

(编译:杜馨乐 编辑:齐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