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7日,湖南省长沙市的一对男同性恋结婚典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中国日报5月18日电 (记者 唐跃)中国仅有二十分之一的性别身份认同少数群体会完全公开他们的生活。
同时,一份联合国报告还显示,中国的年轻一代相比他们的父辈,对性取向多样化持更开放态度,对此也更容易接受。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周二(17日)发布的《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报告》,在18000多名的男同、女同、双性恋、跨性别者以及双性人(既不符合男性身体也不符合女性身体的典型二元对立概念)受访者中,有半数以上都表示他们在学校根本不会公开自己的性别取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在工作场合依然深藏在“柜中”。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吴丽娟,负责此次调查,该调查的受访对象还包括10000多个非LGBTI人群(LGBTI指女同性恋者、男同性恋者、双性恋者、跨性别者与双性人的英文首字母缩略字),她表示:“尽管在过去的十年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性与性别少数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媒体眼中,依然深受歧视。
虽然没有官方数据显示中国LGBTI群体的人数,但海外的调查显示中国该群体人数占其总人口的3%到5%,大约是4000万至7000万人。
报告显示,有关LGBTI人群的媒体报道更多地出现在互联网上而不是报纸、收音机或电视上。但是媒体所言通常更多地还是陈腔滥调而少有客观平衡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传媒系教授卜卫表示:“通常情况下,媒体描述的男同性恋者具有女性特征,而女同性恋者则具有男性特征”。
报道显示,在28454名的所有受访者中,三分之二的九零后不介意靠近男同、女同、双性恋者、跨性恋者和双性人,但出生于七零前持这种态度的受访者仅有56.3%。
与此同时,仅有8.9%的九零后表示他们不会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性或性别少数群体,但46岁以上的受访者接受该观点的人数却有35.3%。
社会学家吴丽娟表示,在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时,LGBTI人群和非该类少数群体的人群的态度并没有太大差别。
该报道表示,跨性别者更不受社会待见。仅有半数受访者支持修建专门的跨性别者洗手间或把变性手术的费用纳入保险范围。
联合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文霭洁(Agi Veres)于本周二(国际不再恐同日)表示:“该调查表明公众舆论已发生改变,大部分受访者尤其是年轻一代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而且多数人表示自己立场还不坚定”。
文霭洁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立场,所以从多方面来看,这对LGBTI人群来说是个重要的机遇,也表明社会可能发生迅速而深刻的转变”。
1997年,中国非商业化成年同性恋性行为去罪化,四年后同性恋也从卫生部规定的精神病名单中移除。
(编译:谢海芳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