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重回《中国日报》博客啦!!
正值《中国日报》创刊35周年,我要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首先我要说的是,我非常高兴几年前就能发现《中国日报》,这些年来我变成它的忠实读者,也一直向它投稿。《中国日报》,我们爱你!
史蒂芬妮•泰提供图片
我和《中国日报》相识于两年前,当时我在北京的《汉语世界》杂志实习,负责博客的撰写和发布工作。当年的我不过初入媒体界。我的工作是从各类媒体收集有关中国的信息,然后将其编成博客。这份工作使我热血澎湃,收集资料时我最大信息源是《中国日报》,它不仅是可靠的新闻权威,而且还揽括了一切及时信息,有新闻、观点、照片、问卷调查等等,中国方面的、全球方面的都有。《中国日报》信息质量上乘、对读者的开放度高、并广纳投稿人,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身为一名英语文字工作者,深觉也该为之出一份力。我和《中国日报》的故事由此开始。
2014年,我第一篇稿子《拜见大师》(Meeting the master)发表在中国日报网“我在中国的故事”(My China Story)板块,这个板块专门让外国人分享他们在中国的故事。这篇文章提交两个月后才出现在网站上,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官网也发布了这篇文章。这让我甚为惊喜,因为我没料到这篇文章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它写的是五年前我做口译员时有幸遇到的一位武术大师。同年,我开始在中国日报网论坛上发博文,并遇到了其他不少优秀的撰稿人,还认识了该平台的管理人员。
对我来说,中国日报博客平台让我有机会和读者分享我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文化相关话题、旅游、在中国的生活等等,还有我为《国际人才交流》工作时在中国进行的许多有趣采访。之前我还参加了中国日报博客大赛并获得了第二名。另外,去年夏天还有了几次聚会,博主和读者欢聚一堂。
去年秋天,我采访了《中国日报》的专栏作家及撰稿人周黎明先生。他还是著名的影评人,有机会和他探讨中美俄电影,我深感荣幸。从他身上我了解到何为影评人。我个人很欣赏周先生的写作风格和评论风格,语言一阵见血、逻辑滴水不漏。
接下来要说的是,我和中国日报合作了两年时间,期间收获良多。去年我入选参加“洋眼看山西”活动,这次我的文章在中国日报网再次得以发布。
最后我想说的是,再没有其它媒体能同中国日报社一样给我带来这么多收获——培养写作专业素质、丰富中国知识、广结风趣友人。中国日报社已经在媒体界矗立35年了,将中国新闻传至世界,让两类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人相聚,巩固了其权威地位。我们衷心期待,《中国日报》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大,广纳各国人才(如俄罗斯),给予新人记者施展拳脚的机会,继续造福中国和世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日报》无关)
(译者:尤晓珊 编辑: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