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平衡经济刺激措施与供给侧改革

作者:余永定 来源:中国日报
2016-04-18 16:55:36

余永定:平衡经济刺激措施与供给侧改革

为改善中国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国家推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去年十一月份起,经济学家和各大媒体一直对此开拓性政策予以高度赞赏。理由如下,根据凯恩斯经济刺激策略提出的需求侧政策仅限于解决短期和累积问题。然而,鉴于中国存在长期结构性经济问题,即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减缓,国家仍然需要集中力量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么,这一逻辑正确吗?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需要依靠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相互作用。例如,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推动创新,由此生成的产品可以创造需求,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需求侧政策和结构性调整相互关联。总的来数,供给上涨能够提高经济增长潜力,需求上涨决定增长潜力的实效。为改变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首先需求结构需要有所改变。

对中国来说,供给侧需要改革和创新加以推动,而不是通过增加投入推进结构性调整。于需求而言,它更需要通过国内消费带动增长,而不是依靠投资(尤其在房地产行业)和出口。然而,这样的转变是艰难的,因为,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滑;从目前状况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似乎会比潜在增长率更低。

上述情况表明,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然而,事实上,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依旧未取得满意效果。由此可见,实施与供给互补的需求政策也是有必要的。此外,由于在调整期,中国经济增长缓慢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中国可以接受的最低经济增长率是多少?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创25年新低,这也许与可接受的最低增长率相差不远了吧。

可以肯定,许多人相信中国经济将在2016下半年平稳增长,要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领导人可能会重点进行结构化调整,不再考虑额外的经济刺激措施。但是,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会继续下滑。

实际上,中国面临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总产出下降。尽管消费者价格指数还算乐观,但生产价格指数在47个月内持续下滑。此外,从2015年初起,GDP减缩指数一直都是负值。

目前,通货紧缩在中国存在两大类型。其一是产能过剩型通货紧缩,即产能过剩导致生产价格指数下降、企业盈利减少;其二是债务型通货紧缩,即生产价格指数下跌导致真实负债增加,从而再次影响公司盈利。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被迫缩减债务并减少投资,这种做法会导致产能过剩继续加重,生产价格指数进一步降低。此外,考虑到中国企业的负债金额过高,实际负债增加可能会严重影响金融稳定。

实际上,中国面临的挑战正在加剧。房地产投资是中国经济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房地产需求正在急速下滑,下滑速率高于国内消费需求增长速率。2015年,未售出的住宅楼面积共计7亿平方米,而正常情况下,每年平均销售出的住宅楼面积为13亿平方米。

面对空房率两位数上涨,房地产开发商大幅削减投资。到2015年底,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几乎跌至零点。今年,尽管投资在一二月份稍微有所增加,但投资增长率必定会进一步大幅下跌。房地产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量10%以上,因此房地产投资增长率下跌会对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不是在凯恩斯经济刺激措施和供给侧改革中做选择,而是要考虑如何平衡这两项经济策略。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硬着陆可能导致结构性调整难以实施,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推出另一项经济刺激政策——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总需求——是有必要的。鉴于中国财政状况相对稳健,这样的政策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与中国于2008年投入的4万亿相比较,设定和实施新的经济刺激方案需要更为谨慎。有了恰当的投资,中国才能在消除产能过剩的同时,完善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将放在与政府债券(而非银行信贷)相关的金融项目上。如此一来,中国可以避免前几年资产泡沫现象的发生,那时,信贷增长率飙升,导致其难以支持实体经济。

为了适应这一经济调整,中国人民银行需要调整货币政策,降低政府债券收益率。具体而言,货币政策中期目标应从增加货币供应量转为降低基准利率。毋庸置疑,为了维护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国还需要消除因人民币汇率产生的不利影响。

结构调整对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在结构调整实施过程中,中国需要承受转型之痛。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单一的政策是无效的。中国经济要保持更稳定、持续增长,还需要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于作者:

余永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任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2004年至2006年)。

 

(编译:杜馨乐 编辑:齐磊)